第二日,大梁皇城的宣德殿之內。
文武百官左右分列,難得的開了一次大朝議。
這次的朝議的主題其實隻有一個。
那就是要求龍驤侯與青原伯,儘快就國返回封地。
不要貪戀上京的繁華。
當然這隻是借口,後黨與勳貴的真實想法其實就是怕了。
龍驤騎兵在玉宸苑的表現,給他們的刺激很大。
那一日雖然龍驤侯派來的騎兵隻有千騎左右,但戰力之強已經讓幾方忌憚。
而龍驤侯的手中,這種精銳騎兵至少有兩千四百騎。
這是一支可以輕易左右上京局勢的力量。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如果龍驤侯稍有忤逆之心,那上京的郡府兵也好皇城禁軍也罷。
很難擋住龍驤軍的一擊。
這種強軍一直待在上京,後黨與勳貴,甚至是左相必然是寢食難安。
不過此時的女侯爺白景,已經不是一道聖旨便可輕易打發的了。
所以才會有今日這次朝議。
各方勢力就是想借助朝中群臣的輿論,勸龍驤侯儘快帶兵返回景州。
此時在宣德殿之上,龍驤侯正遙遙對著建興帝陳雲升高聲奏稟。
“臣龍驤侯白景。”
“本欲率師歸景州。”
“行將赴闕之際,忽聞紅蓮教匪亂京。”
“臣念及聖上安危,朝堂危難。”
“不敢率軍輕離,已懾宵小。”
“臣一片忠心,天地可證。”
龍驤侯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本來都要走了。
但因為上京忽然鬨起了紅蓮教匪,我顧及皇帝和朝廷的安危。
必須要率領龍驤軍在上京拱衛朝堂,為我大梁膽魄。
看著一副義正言辭的女侯爺。
李原低頭忍著笑。
左右文武都是麵麵相覷。
上首的肖皇後和輔國將軍心中暗自腹誹。
那個紅蓮教匪算個屁,我們真正怕的是你手中的龍驤軍好不好。
你可比那些烏合之眾的紅蓮教匪嚇人的多。
幾個人一對眼色,左相最先站了起來,一拱手對女侯爺說道。
“龍驤侯此言差矣。”
“龍驤軍先戰於赤水河,又在玉宸苑平叛。”
“幾番征戰,將士必然疲憊,朝廷也是心中不忍。”
“侯爺更當體恤手下士卒。”
“早日就國歸鄉,可讓士卒家人團聚。”
“也可讓龍驤兵將知朝廷愛士之心。”
那邊的輔國將軍也是連連點頭,開口稱讚道。
“左相說的好。”
“龍驤軍勞苦功高,是該回去歇歇了。”
“龍驤侯先回景州。”
“上京之事,你不用憂心。”
“自有我郡府軍守護。”
緊接著其他列位群臣,也是連連勸慰。
女侯爺裝模作樣的略一思索,然後說道。
“也罷,讓我率軍回師倒也不難。”
“隻是此次征戰,龍驤軍損耗頗大。”
“新收攏的這些北蠻騎兵,也需要食邑丁口養兵。”
“景州地寡民貧,恐難以為繼。”
“希望朝廷在劃撥一州之地用以養軍。”
聽聞龍驤侯居然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一州之地。
群臣都是麵麵相覷,然後紛紛搖頭。
朝堂上的幾位大佬對視一眼,心中自然是明白。
不給夠這位龍驤侯白景好處,她是不會輕易走的。
於是朝堂上一番討價還價。
最終,龍驤侯獲得了景州臨近江州的一郡之地。
又獲得了北寧江沿線的數個港口的控製權,這才滿意的點頭。
既然給了龍驤侯好處,自然也不能冷落了新晉的青原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