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李原這邊。
其實,譚家商隊這幾日壓力也很大。
回到青原之後,李原被各種瑣事拖累。
一直沒能找到機會與譚家詳談合作之事。
這讓譚家之人,心中惶惶不安。
譚家內部也多有爭論。
一些不滿的情緒也在蔓延。
畢竟跟隨李原返回青原縣,譚家商隊可說是賭上了一切。
此時,在西河堡內的一家邸店中。
譚家的幾位話事人,正坐在一起商議。
此時,譚虎正不滿的說道。
“這位青原伯也真是的。”
“把我們晾在這裡,幾天了也不與我們消息。”
“這換瓶販酒的生意,到底還能不能做了。”
“莫不是,看不起咱們這種商賈之人。”
“還是把我們的事情給忘了。”
其他三位叔伯,在一旁也是哀聲歎氣。
譚家商隊的盤纏不多,從上京到青原又花銷了一些。
還要留足返回雲州的路費。
此時商隊的用度,已經是捉襟見肘。
現在這換瓶販酒的生意又沒有個準信。
所以大家的內心都有些焦躁不安。
坐在一旁的譚家大女譚雲,則是低聲說道。
“大家有些耐心。”
“與青原伯合作,關係到譚家生死。”
“更要看人家青原伯的心意。”
“急躁也沒有用。”
“反亂了自己的心境。”
“咱們耐心等待就好。”
譚家家主譚繼明,也是一聲長歎。
“大女說的對。”
“經商這種事,往往好事多磨。”
“青原伯晾我們幾日,也許就是想看我們譚家急於求成。”
“到時候,便可予取予求,任人家拿捏。”
“這種事情,你們跑商這麼多年,見的還少嗎。”
“你們這些長輩,居然還沒有一個女兒家沉穩。”
“大家都把心放到肚子裡。”
“多等幾日又能如何。”
譚虎撓了撓頭,又接話道。
“爹,這道理我們都懂。”
“隻是,我們譚家與這位青原伯,非親非故。”
“這能去山南道的商隊,又不是隻有我們一家。”
“人家萬一尋了彆家門路,我們豈不是空歡喜。”
“我這不是擔心嗎。”
譚虎這話,也許是觸動了譚繼明的神經。
他抬頭看了看自家的大女,撚著胡須眼神閃動,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麼。
屋中正氣氛沉悶。
忽然一名夥計推門奔了進來,麵帶喜色的對譚繼明說道。
“會長,青原伯大人親自來了。”
“說要與我們譚家,商談合作事宜。”
“太好了。”
聽聞此言,屋中幾人幾乎高興的都站了起來。
譚繼明搓著手,興奮的說道。
“青原伯終於還是等來了。”
“我們譚家有救了。”
身邊幾人連忙圍攏過來說道。
“家主,那還等什麼,咱們趕緊去迎接伯爺。”
“把這筆生意敲定了再說啊。”
譚家家主,沉吟了一下對著夥計問道。
“青原伯來了幾人。”
那夥計答道。
“隻有兩人,青原伯身邊,隻帶了一名女管事。”
聽聞來的隻有兩人,譚繼明眸子閃動,坐在那裡思索了一番。
然後轉過頭,對著自家大女吩咐道。
“雲兒。”
“這與青原伯商議合作之事。”
“就由你全權負責。”
“其他人都不要參與。”
眾人一聽,都有些不解,不過家主發話,大家還是要聽的。
譚雲聽聞此言,卻是一愣。
“爹,難道要我一個人去?”
“可是,您才是咱們商幫的會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