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想了想,對秦老說道。
“少則十幾天,多則半個月。”
“朝廷便會在縣城,舉辦我這個青原縣伯的授土授民之禮。”
“告訴九娘,當日我便會在城中留宿。”
聽聞此言,秦老連連點頭。
“好,到那時,伯爺雙喜臨門。”
“豈不美哉。”
雙方的事情已經談妥。
李原帶來的忘憂漿也入了庫。
隻是九娘遲遲沒有回來,李原知道。
九娘畢竟是女兒家,這種事情多少還是有些害羞。
李原起身與秦老告辭。
下樓便出了這醉香居。
李原向前走了幾步,轉頭看向身後的酒樓。
心中不由得美滋滋。
和九娘確立了關係,這醉香居,以後就可以算作自己的產業了。
不過以李原現在的身家,自然不會貪圖這座酒樓。
但美人投懷送抱,更是奉上了傾家資產。
你說李原心中不美,那是不可能的。
李原招呼了一聲手下隊伍便離開了醉香居。
此時在醉香居的三樓一扇窗扉之後。
看著李原遠去的背影,九娘站在窗前,麵頰泛起紅暈。
看著九娘頗為動情的模樣,身後的秦老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這些天,你便好生準備。”
“既然李原...伯爺答應了。”
“你就是他的人了。”
“到時候可彆誤了事。”
九娘轉頭,露出了一個頗為自信的笑容。
口中呢喃的說道。
“放心,秦老,這個不用你教。”
“儘管這個小兵戶,現在已經位居青原縣伯了。”
“不過在我眼中,他也還是那個第一次見麵的毛頭小子。”
“回想他第一次來賣酒時的手段,還是讓我忍俊不已。”
九娘又自言自語道。
“真沒想到,我這清白身子,最終會便宜了這個小子。”
秦老淡淡一笑,輕聲回道。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緣分。”
“你與這位青原伯有緣。”
“一定要好生珍惜。”
不提頗為唏噓的秦老與九娘。
李原此時,已經來到的了喬懷山的喬家布莊。
這位喬老板,也得到了青原伯要來拜訪自己的消息。
早早的帶著四五名夥計,在布莊門前等候。
這位喬老板,也算是李原的故交了。
李原最早的紡織機和紡車,還都是人家送的。
喬老板為人忠厚,做事經商都是誠信為本。
李原對他很有好感。
見青原伯親自來給自己送布匹。
喬懷山連忙給李原見禮。
“草民見過青原伯。”
聽聞此言,李原則是一笑。
“喬老板,你我可說是故交。”
“你這話可就說的見外了。”
喬懷山沒想到李原如此的念舊,心中頗為感激。
連忙請青原伯入布莊一敘。
走入布莊,李原左右一看。
幾個月不見,這喬家布莊眼見著大了不少。
喬懷山笑著說道。
“多虧了青原伯的麻布。”
“東鄉村工坊運來的麻布,紋理織的密實,數量又足。”
“這一陣子,麻布的價格又居高不下。”
“我可是托了伯爺的福氣,掙了不少財帛。”
“索性將左右的店鋪兌下,也擴大了布莊的門麵。”
李原聽聞也是微微點頭。
這位喬老板也算是善於經營,生財有道。
再加上李原提供的貨源實在是好,短短幾個月就獲利頗豐。
又與這位喬老板閒聊了幾句,他卻有些唉聲歎氣。
李原細問他才說道。
“青原伯有所不知。”
“如今這青原縣,四方不靖,匪患不絕。”
“我的商隊,出去收麻布也被搶了三次。”
“如今這青原縣的商路,被匪患所擾。”
“這縣城也日漸蕭條。”
李原聽了喬老板的話,卻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