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東鄉堡工地,可說是熱火朝天。/br李原大把的錢糧撒了下去。/br工程進度,卻是出人意料的快。/br堡外的夯土牆,也已經起了一丈有餘。/br堡內的各種設施也在有序的修建中。/br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位於堡內核心區的青原伯府。/br這座伯府,李原親自操刀設計,前後的院子共有八進之多。/br前三進,為大梁常見的府衙的布局。/br李原行過授土授民之禮後,按照大梁的規製,便可以開府建衙。/br所以這裡設有府衙正堂和辦事房,算是平時青原伯處理政務的地方。/br而伯府的後五進院子,為李原的私宅,修造的都是大梁傳統府邸樣式。/br青原伯府的左側為親兵營,修建有營房馬廄和小型的演武場,正好可容納百騎。/br右側則為倉儲區,東鄉堡的糧庫,軍械庫,銀庫都設在這裡。/br不過眼下這些建築,大多還都是處於營造圖紙的階段。/br今日李原和鐘文秀約好,要重新確定一下圖紙和施工進度。/br李原來到老宅的時候。/br鐘文秀和翠娘兩人,剛吃過飯。/br翠娘正在院中收拾碗筷,而文秀姑娘則是正在洗衣服。/br她平日裡穿的灰色粗布外衣雖然已經很耐臟了,但天天在工地上奔來走去,免不得要沾染些灰塵。/br姑娘家的總是愛乾淨,李原來的時候,她正在賣力的揉搓洗衣。/br見青原伯已經到了,鐘文秀忙有些抱歉的說道。/br“伯爺請稍等,我這馬上就好。”/br李原口中說著不急。/br便向正在洗衣的文秀姑娘走了過來,同時說道。/br“鐘姑娘,正好你在洗衣服,不妨試試這個。”/br說著,從懷中掏出一物遞了過來。/br文秀姑娘見李原給她遞東西,先是一愣。/br然後連忙將手擦乾,用手去接。/br伯爺遞過來的東西,是一塊乳白色的塊狀物。/br這物件,鐘文秀自然是不認識。/br不過摸起來有些滑膩,聞著還有些許花香。/br李原在一旁解釋道。/br“這是肥皂,洗衣服的效果遠勝皂角。”/br“我在閒暇時做的,鐘姑娘可以試試。”/br鐘文秀性格直爽,伯爺說這個東西洗衣服好用,她也沒猶豫直接當場就試驗了一番。/br肥皂抹過浸水的衣服,瞬間就起了大量的泡泡。/br這讓她眼睛睜大,頗為好奇。/br而一旁的翠娘,也被這些泡泡吸引了過來。/br抹過肥皂的衣服,清洗的效果果然極好,一些難洗的汙漬也是一掃而光。/br倆女試用了一番,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br尤其是鐘文秀,她平日裡耗在洗衣服上的時間可不少。/br有了這個肥皂,洗衣服就不用如此之累了。/br李原見二女對肥皂很是喜歡,便又大方的拿出了七八塊。/br這些都是調試配方時的試驗品,家中還有很多。/br倆女謝過青原伯賞賜,各自將肥皂小心的收好。/br鐘文秀很是麻利的將衣服在木架上晾好,然後對李原說道。/br“伯爺,我弄好了,咱們去看看營造圖吧。”/br今天李原過來,一是要和鐘文秀在確認一番營造圖。/br第二便是在確認一下施工的進度。/br李原對東鄉堡的修造進度催的極緊。/br但鐘文秀知道,營造不可盲目求成,工期過緊恐怕質量難保。/br“伯爺,您說這幾處館舍同時開工,以我們工匠和力夫的數量,恐怕有些力有不逮啊。”/br“而且磚石砌好後,砂漿泥灰也要許久才能乾透。”/br李原看著也是點了點頭,自己確實是急切了些,便隨口問道。/br“對了,鐘姑娘你們有沒有用過水泥?”/br“水泥?這是何物?”/br李原一愣,然後自嘲的笑了。/br他心中暗自想到,現在可是大梁,當然不會存在水泥這種東西。/br不過李原轉念一想,又對鐘姑娘說道。/br“如果我說,有一種灰漿,澆鑄好後堅固如磐石。”/br“會不會讓我們的進度更快一些。”/br鐘文秀的眼睛一亮,連忙說道。/br“是伯爺口中所說的水泥嗎?”/br“小女從未見過此物。”/br“倘若是真有,自然是可以加快進度。”/br李原點點頭說道。/br“此物我就會造,明日咱們就可以試試。”/br隻是造土法水泥的話,李原也是知道配方的。/br如果這個東西有用,李原便想大規模的應用到東鄉堡的修造上。/br鐘文秀第二件想與李原確認的事情,就是李原設計的窗戶。/br這些窗戶不知為何,青原伯設計的都很大。/br這種設計采光自然是好,但冬日裡的保暖卻是個問題。/br而且,她對李原設計的木格窗戶很是不解,因為在她看來。/br即便是使用窗紙,這格子的間距也有些大了。/br李原則是笑著解釋道。/br“我知道有一物,名叫淨琉璃。”/br“這東西透光保溫,正好可鑲嵌在這窗格之上。”/br“淨...琉璃?這是何物?”/br鐘文秀一臉的疑惑。/br李原所說的這個東西,自然就是玻璃。/br其實玻璃這個東西,在李原原本的那個位麵,古代的羅馬與中亞都已能製造。/br將石英砂,堿與硼砂用高溫融化,就可製取到玻璃。/br當然製取的過程中如何控製溫度,如何退火都是技術。/br不過李原覺得,雖然製作大塊的平板玻璃很難。/br但燒製一些小尺寸,能鑲嵌到窗格之中的玻璃應該是有把握的。/br鐘文秀聽說李原能造這種如水晶般透光的淨琉璃。/br目光中是三分的疑惑,七分的好奇。/br如果青原伯今日所說的水泥和淨琉璃都是真的,那將徹底改寫營造之法。/br鐘姑娘對這兩種東西,可是充滿了期待。/br第二日。/br在東鄉村新修建的磚窯附近。/br李原正在指揮工匠和力夫,試製所謂的“水泥”。/br青窯村的幾位窯主,與鐘文秀,翠娘等人都在圍觀。/br製造土法水泥,其實原料非常簡單。/br主料就是黏土和各種磚塊和陶土碎片,這種東西現在東鄉村多的是。/br磚窯中燒廢的磚瓦,爐渣,直接便可以拿來利用。/br另外兩種材料便是生石灰,和石膏粉。/br這些也都是工地上尋常可見的東西。/br製作的工序也不難,先將這些破爛的磚瓦陶罐都仔細的研磨成粉。/br然後加入生石灰和熟石灰。/br比例大概是陶土粉七成,石灰兩成半,剩下的是石膏。/br然後在用細篩子,仔細的篩出細粉。/br反複研磨多次,反正就是研磨的越細越好,最後的成品,就是所謂的土法水泥了。/br眾人看著這堆灰色粉末,都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br幾位窯主,也沒看出這東西有何奇特。/br李原讓人取來提前備好的模具。/br其實就是一個盒子形狀的磚模。/br然後讓力夫將這些“水泥”加水攪拌成泥漿,仔細的澆鑄到模具中。/br為了測試下水泥的穩定性,李原一共澆築了五塊水泥磚。/br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水泥自然凝固。/br眾人見需要時間,便各自散去,依舊去忙碌自己的事情。/br到了傍晚時分,水泥磚的澆築也有半天時間了。/br此時,幾位窯主與鐘姑娘,正在工地的一處角落裡吃飯。/br飯是翠娘讓工坊的廚娘幫著做的,倒是很簡單。/br每人一碗湯,幾塊饃饃一盆醬菜。/br眾人吃的很是香甜。/br閒來無事,一名窯主左右看了一眼,周圍都是青窯村的自己人,便小聲說道。/br“今日伯爺,說要展示什麼水泥之法。”/br“我看,這就是在胡鬨。”/br“我們做營造這一行這麼久,從未聽過此法。”/br“天下怎麼可能有澆築而成的磚呢。”/br聽聞此言,身旁的另一個窯主也是搖頭說道。/br“也不知伯爺,是在哪裡聽到的秘法。”/br“也許是真有也說不定。”/br“不過我覺得,伯爺所說的澆築之法。”/br“也可能就像尋常灰漿一般,可成形像磚,但卻不可承重。”/br幾人都是老工匠了,聽聞都是紛紛點頭。/br覺得這位窯主說的在理。/br一旁的鐘文秀,卻是低聲說道。/br“幾位叔伯,你們恐怕是小瞧這位伯爺了。”/br“人家可不是什麼說大話之人。”/br“到底成不成,咱們一會便知。”/br一位窯主嘿嘿笑著,對鐘友才打趣道。/br“老鐘啊,我就說,女大就不能留。”/br“這留來留去,結果就留成仇。”/br“你看,現在文秀都幫著人家伯爺說話了。”/br“都不信自家的叔伯了。”/br幾位窯主都是哈哈大笑。/br正在這時,卻見剛才留在水泥磚旁負責觀察的工匠,一臉驚喜的向這邊跑來。/br他一邊跑,口中一邊喊道。/br“成了!真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