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說道:“修練之道,乃是遵行人體的先天規律,任何修練理論都是人為的總結,拳理出錯,隻是偏離了最優路線,但依然在先天規律之內。”
“道家的內丹術,這是經曆了幾千年的修練總結,而內家拳隻是結合了內丹術,主體理論還是拳術,不是內丹術。”
“也就是說,人們練拳是按照拳術在練,並非內丹術,至於內丹理論,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不懂的,完全憑著自我感覺在理解。”
“所以,練習內家拳的人,很少有活過百歲的,即便孫祿堂,號稱武聖,也隻活了七十幾歲。”
“功力越高,透支的本命元氣越多,壽命不能長久。”
“然而修練內丹術的道家人士,修為越高,壽命越長,活過一百歲的大有人在。”
聽到這裡,姚鳳儀不由得遲疑,仔細想想,好像很對啊。
內家拳以丹道論拳術,但修練內家拳的人,確實很少活過百歲,而修練內丹術的人,卻很多活過百歲。
同樣是修練,但練法不同,差距居然這麼大。
張凡又說道:“鳳儀姐你的根基很好,但武火太旺盛,應該經常有……呃,這個該怎麼說呢……”
“有什麼?”姚鳳儀問道。
“這個嘛……”
張凡的語氣遲疑,有點不好意思說出來,隻得儘量含蓄:“應該經常有空虛寂寞之感。”
“……”
姚鳳儀俏臉一紅,心裡一下就緊張了,這家夥居然能看出她的心理。
張凡趕緊說道:“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經常運動的人,內火大,氣血旺盛,體內激素分泌得多,而習武之人更是如此。”
“但火氣太大,燒掉了精魄,反而虧損自身,所以需要降伏內火。”
“鳳儀姐你走的路子,應該是武練為主,需以文功降服,由武轉文,修身養性,把武火練至柔化,逐漸圓滿心境,心神變強,自然水到渠成。”
“所以這一層功夫的真諦,其實不是拳術,而是心神。”
“嗯?不是拳術,而是心神,這是何意?”姚鳳儀沒明白是什麼意思。
張凡說道:“人體明麵的肢體運動,以及內在的生理機能,皆是受到自我心神的駕馭,隻要心神強大了,自然就能更好的駕馭自身。”
“正所謂身隨意動,隨心所欲,拳經曰:拳無拳,意無意,出神入化,無意之中是真意,三回九轉是一式。”
聽到這裡,姚鳳儀恍然大悟,立刻想到了形意拳的核心要領,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外統一,形意合一。
所以,化勁的關鍵不在拳術,而在於心意,心意入化則拳意入化。
“我懂了,謝謝你的指點。”姚鳳儀認真的道謝。
難怪她一直不能練成化勁,始終感覺不夠剛柔變化不夠順暢,原來是因為她的心神不夠圓滿,拳意也就不能順暢。
“那該如何修練心神?”
張凡說道:“首先降伏內火,由武練轉文練,修身養性,清心入靜,把內功練至柔化。”
“然後排除心裡阻礙,心意通達,心念沒有遺憾,達至一個平衡的心境狀態。”
“最後是心念迸發,神意高漲,自然而然煉氣化神,一切水到渠成。”
聽完這話,姚鳳儀若有所悟,仔細揣摩著其中道理。
聊天的這會兒,不知不覺快到中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