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也是這般跪在大帳中,其誌壯烈慷慨,至今記憶猶新。
似孫策這般驍勇猛將,若不能一刀一槍效命疆場,豈不可惜?
且有周瑜輔佐,其鋒勢不可當,將來若與曹劉相爭,必為他手中最為鋒利的寶劍,攻無不克,戰無不取,豈有畏懼寶劍太過鋒利而束之高閣,自縛手腳的道理?
然,伯符我兒,你若以為這樣就能脫離掌控,跳出羅網,也未免太過天真,為父今個就教你個乖。
昔秦皇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以勢壓人者,教天下不得不為臣!
今我以大勢淩壓江東,吞劉繇而並世家,你拖家帶口的逃得了和尚,還能逃得了廟?
“罷了。“
袁術忽然長歎,他眸光深望孫策,恰似真有了幾分父子間孺慕溫情。
“文台兄當年也總如你這般倔強,既如此,便暫允你虎符,自領三千兵馬為先鋒攻伐劉繇餘孽,周瑜為副將隨行。“
孫策神色一振正要謝恩,卻聽袁術話鋒陡轉。
“文台托付,不忍相負。
我將親率韓、程、黃等老將軍,開拔大軍於牛渚彙合吳景、孫賁諸部,迎回吳夫人及權兒、翊兒等,伯符率軍於陣前拚殺,我必保你家小後顧無憂,絕不使你寒心。”
孫策麵上剛浮現的喜色,驟然煞白,聽袁術所言,其間懇切溫情,隻令他不寒而栗。
公瑾之謀,竟又被看破?
此行得以領兵出征,得到他心心念念的三千人馬,本是喜事。
可幾家歡喜幾家愁,他這裡帶三千人馬是去拚殺打仗的,袁術卻直接去收編吳景所部,據他所知母舅及堂兄處,大抵還有孫家軍五、六千人,這麼一進一出,他還虧了兩三千。
最關鍵的是,他這三千兵馬還是虎符調兵,回來之後是要還的!他若一去不回,則母親家小及眾孫氏老將儘歿於袁術之手。
回想此前袁術曾言:洛陽袁氏滿門落於國賊董卓,聞他與袁紹起兵,皆遭屠戮。
孫策驟然驚覺,原來此般冷冽如刀劍的威脅,竟深藏一句句溫情細雨之中。
什麼叫保我家小後顧無憂?這下孫家幾位老將軍並母親家眷,除我之外儘落你手,才教我如芒在背,脊背生寒。
孫策咬牙領命,袁術亦似那不放心孩子出門的父母,如長輩叮嚀囑托。
“勝敗不足論,吾兒當以自身安危為要。
我大軍彙合吳景,頃刻便至,若不見丹陽全境改換旌旗。“
他輕笑間,手中半飲的青銅樽擲於幾案,其間蜜水傾灑,恰似琥珀光。
“我親自踏平丹陽,接你回家!“
他似笑非笑的眸光逡巡在帳下兩張年輕麵孔之間,起身出營,大紅披風於風中獵獵作響。
“伯符我兒,隨為父出征!”
“末將...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