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飽餐,眾人收拾家當,就此離了雲龍山。
說是家當,其實也就繳獲的那些戰馬,以及馬皮、馬肉乾有些價值。
但是百姓們過慣了苦日子,就連這些天燒製的土鍋土碗、順手織成的粗陋草席,也不舍得丟棄,用些樹葉小心翼翼裹了,寶貝般帶在身邊。
其實這些器物,不過是臨時草製,權且湊活使用而已,日子稍久便要毀壞。
李雲龍看了不由心酸,心想當年鬼子掃蕩時,老子就覺得夠苦了,但比比這些百姓,竟還稱得上富足,這豈不滑稽了?
又想當年趙剛給自己普及曆史知識,曾說過宋朝是個很富裕的國度,如今看來,他娘的不管什麼朝代,富裕都和底層百姓們無關。
這些想法,他放在自己心中沒對人說,表麵上依舊是笑嗬嗬的模樣,在隊伍裡忙前忙後,一會兒問問這個累不累,一會兒問問那個渴不渴。
這般做派,看得項充、李袞咋舌,悄悄問樊瑞道:“大哥神仙一般人物,怎地又和那心底良善的老嫂子一般?不怕關心太過,折了自家威嚴麼?”
樊瑞懂得多些,哂笑道:“你兩個知道什麼?大哥這是將門傳承的本事,古有名將吳起,和士卒同眠同食,士卒有病,衣不解帶照料,打造出天下無敵的魏武卒,軍中人人都肯為他效死。你們以後若想帶兵,多看多學,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大本事!”
項充、李袞聽了,將信將疑,對視一眼,心想我們可學不來這個。
這時李雲龍又帶著大家唱起歌來,他倒是沒教什麼紅歌,所唱的乃是徐州一帶人人皆會的地方小調,內容大約是青年男女相互愛戀之意。
眾人先還不大好意思開口,但總有膽大的帶頭,這般一個帶一個,過不多時,便連幾個年紀最老的,也都搖頭晃腦哼唧起來。
樊瑞本是有心人,一路看在眼中,隻覺李雲龍各種振奮士氣的小法子,竟是層出不窮!
似這般散散漫漫一支隊伍被他帶著,一天竟足足走出七八十裡,大夥興致居然還頗為高昂。
待到入夜,找了條小溪停下,李雲龍弄出一堆番薯,合著肉乾煮了。
項充、李袞等人初見此物,聽老人們說是仙糧,本還有些將信將疑,入口一嚼,頓時連讚美味。
老人們得意起來,紛紛搬出李雲龍的話,說這仙糧畝產如何如何,聽得後來的眾人眼睛都不由發亮。
此時天氣已有些蕭寒,李雲龍令人點了許多篝火,眾人吃飽喝足,簇擁著取暖,一夜過來,倒也無人生病。
次日又行,一直走到傍晚,終於抵達芒碭山。
這時代的芒碭山,比之後世要浩瀚許多,隻是並不甚高,最高處也不過四五十丈。
樊瑞指著主峰,獻策道:“大哥,我們若要進山立寨,隻選這高處最好,一旦建成,易守難攻。”
李雲龍抬頭看了半晌,搖頭道:“現在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再過些日子便是嚴冬,我們這些人,肚裡無食、身上無衣,若是現造房子,哪裡來及?所以我想啊,我們還是去西麵山峰最好。”
樊瑞奇道:“大哥,莫非去了西峰,便有現成房子?”
李雲龍神秘一笑:“你先不要問我,等到了地方,你自己看。”
原來李雲龍此前打仗時,隨著中野大部隊挺進大彆山,後來配合兄弟部隊打援,一路殺去徐州,編入華野序列,途中便曾經過芒碭山。
當時隊伍中有本地參軍的新兵,指著茫茫青山,說起了劉邦在此斬白蛇起義的故事,又說芒碭山西峰有個張飛寨,乃是當年劉關張兵敗徐州,張飛帶著殘軍逃至此處,紮下寨子招兵買馬,隻是年月久了,又經許多廝殺,已經隻剩內外兩道寨牆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