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與移民們都獲得了每個人至少百畝的土地,他們被集中起來經驗那些大型農場。使用燕飛從現代世界帶來的種子與化肥,可以預見的是夏收的時候必然是一個豐收年。
燕飛做的這些事情都是集中在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一帶,不過消息卻是很快就傳遍了全國各地。
江南的眾多世家大族們對於燕飛的狠辣手段那真是驚恐欲絕,這些人一邊全力資助南京的福王和朝廷作對,一邊鼓動那些讀書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去詆毀燕飛。將燕飛形容成了三頭六臂,從地獄之中爬出來的無雙惡鬼。
自從燕飛清剿了朝堂上的那些東林黨之後,南方士林就已經是和燕飛勢不兩立。
而當燕飛冒天下之大不韙強力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之後,全天下的讀書人幾乎都是對著燕飛口誅筆伐。一篇篇言辭華麗的繳文還有一首首各式各樣的詩篇全都是用來詆毀辱罵燕飛。
這些文人墨客們試圖使用自己的筆杆子把燕飛給乾掉,至於原因那是一點都不複雜。
當初朱元璋表示成為讀書人之後可以免除一部分的賦稅和徭役,但是經過多年演變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就變成了讀書人不但不用交稅還可以庇護稅收。像是秀才能免80畝,舉人能免400畝,到了進士居然能夠免稅2000畝!
這些讀書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有這麼多的土地,所以就出現了投名將自己的土地掛靠在這些讀書人名下用以逃稅的事情發生。
更誇張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讀書人們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多甚至遠遠超出了界限。但是因為他們是讀書人,是做官的所以沒人能夠處置這就使得大量的田地通過各種方式被免除了賦稅。
這些讀書人們還經營著眾多的商務活動,當然他們表麵上鄙夷商人是不會自己出頭的。不過卻是讓自己的下人或者親戚們去做這些事情。而這些商業活動同樣是不交稅的,一旦朝廷和皇帝想要征商稅這些讀書人們就會大喊不能與民爭利!
商稅收不到,這年頭也沒有關稅。再加上作為稅收主力的田賦因為讀書人的貪婪而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大明能夠堅持這麼多年才崩潰真的是一個奇跡!
可以說大明之所以會滅亡,天災兵禍外族入侵什麼的都隻是外因。真正的致命傷就是在於這些讀書人!
因為有了這些貪得無厭堪比某些磚家叫獸的讀書人存在,所以大明才會走向滅亡的深淵!
如果沒有這些讀書人的話,天災終究是能夠扛過去。而外族入侵的兵禍,看看明初的時候大明強兵橫掃天下就能明白明軍打仗不行不是士兵的問題,而是上層的腐爛所導致。
此時此刻大明最大的內憂外患都被燕飛解決,可這些讀書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對此視而不見,反倒是瘋了一樣拚命的詆毀燕飛。
在他們的筆下陰狠的曹操隻能給燕飛提鞋,惡毒的王莽勉強能為燕飛看大門,卑鄙的呂不韋最多就是做燕飛的長隨,凶殘的董卓撐死了也就是為燕飛守夜倒馬桶,無恥的李林甫隻配給燕飛牽馬,下流的魏忠賢給燕飛做狗都沒資格。
總之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燕飛被全網黑了。
所有的公知大v們全都在狂噴燕飛。認為燕飛的存在就是對整個世界的羞辱,是違反了勾股定理牛頓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燕飛的存在就算是對自然進化與相對論的侮辱等等。
被全天下的讀書人口誅筆伐的燕飛得知這些的時候當然生氣了。反正他是做不到被人罵的時候還能笑臉相對。
燕飛知道這些人都是因為害怕自己會動他們的土地,也知道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對自己破口大罵。不過這些全都無所謂。
拿出小本子,將這些人的名字一個個的全都記上去。等到南下的時候小本上的家夥們一個都彆想跑掉!
將這份怒火暫時壓製之後,燕飛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其他事務上麵。
吳三桂帶著關寧軍已經渡過了鴨綠江,開始在朝鮮境內肆意縱橫。現在還不是尾隨而入的時候,可以暫時先放一放。而此時更加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是土地分配與春耕了。
民間土地的重新分配有朝廷官員負責,燕飛隻管派人去盯著看。有違背他命令的事情貪墨的事情出現直接從上到下的槍斃,然後再派人去做就是。對於燕飛來說重要的是軍方的土地安置。
華夏的百姓是淳樸的,華夏的軍人也是最優秀的。前提是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按照燕飛的安排,每一個在他麾下服役的官兵依據服役年限立功表現的不同可以獲得功勳積分。
服役滿一年就可以獲得一點積分,之後每多一年就多一分。立下了三等功勳記一分,二等功勳兩分,一等功勳五分等等。
而官兵們可以用這些積分來向燕飛換取土地,每一點積分可以換取一百畝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