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三時,隨著蒸汽機車發出一陣劇烈的“喘息聲”,從建業始發的一列火車緩緩地駛入廣陵今澳洲湯斯維爾市)站,停靠在最右側的1號站台。
作為連接沿海鐵路和東北鐵路甘廣線)的重要交通樞紐,廣陵屬於鐵路大站,火車將在此停靠三十分鐘,以便需要前往東北地區的乘客在此辦理轉乘手續,同時掛載的多節貨車廂也要重新編組。
廣陵是齊國的製糖中心,城中有大小製糖廠多達三百六十多家,成品糖產量超過六萬噸,占據全國總產量的25。若是再加上廣陵府轄下的幾個縣製糖產量,占比份額可能會達到30以上。
要知道,這個時期,包括秦國、印度、巴西、加勒比以及歐洲等地區在內的所有的蔗糖生產量總和也不過二十多萬噸。由此可見,廣陵府被稱之為“糖都”絕對名副其實,整個城市上空,仿佛都飄蕩著一股濃鬱的蔗糖甜美味道。
除了規模巨大的製糖產業外,依托內陸腹地包括中部礦區銅礦、金礦、煤礦)和牧羊區、北部肉牛飼養區等,城裡還建有大型肉類加工廠、罐頭廠、大型煉銅廠,以及造船、鋼鐵、煤化工、五金製品等諸多工業企業,乃是東北數一數二的工業重鎮。
根據去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陵城人口規模達三十五萬六千餘,在東北地區是僅次於威海今澳洲凱恩斯市)的第二大城市。
此時,天空陰沉,宛如夜幕,外麵下著大雨,而且雨勢越來越大,火車站外被籠罩在一層灰蒙蒙的雨霧之中。
站台內亮著煤氣燈,借著路燈的微弱光芒,人影在雨幕中模糊地閃爍著。車站內的人潮湧動,下車的旅客拖著行李,背著包袱,匆忙地朝站外行去。
地麵被雨水浸濕,一陣腳步聲響起,時不時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
不久,一股巨大的人流湧入站台,旅客們快走幾步,登上火車,大口大口地喘息著,隨後便急切地去找尋自己的座位。
幾名身披雨衣、頭戴蓑笠的機車工,冒著瓢潑大雨,沿著列車長長的車廂,用心地檢查著車輛狀況,為即將啟程的火車,做好最後的準備工作。
驀的,一陣尖利的警哨聲響起,一隊全副武裝的禁衛軍跑步進入站台,並很快列出一道嚴密的警戒線,一直排到剛剛被加掛在列車中部一節豪華包廂。暴雨如柱,間或傳來陣陣悶雷聲,不斷響起的口令聲,皮靴踏地聲,以及一柄柄雪亮的刺刀,一股肅殺的氣息頓時籠罩了整個車站。
大批鐵路武裝警察也趕了過來,揮舞著警棍,將眾多準備探頭看熱鬨的閒雜人等和正在登車的旅客驅趕開。
片刻,一行打著雨傘的人群緩步走來,數名貼身禁衛軍官眼神犀利地不斷掃向四周。
一名身著華貴、麵容嫻靜的美麗婦人被簇擁在中間,隨行的侍女小心地撐著一把大傘,緊緊地跟在身側,唯恐貴人淋上了大雨。
“……是皇後殿下!”
正當潘廣峰站在車廂邊上,暗自揣測這名貴婦人的身份時,聽到身後傳來一聲低低地呼聲。
“皇後殿下?”潘廣峰聞言,有些詫異,不由凝神朝那個貴婦看了過去。
自己任職歐洲外交公使已愈十年,常年不在本土,那時,陛下還未被立皇太孫,所娶王妃自然是沒見過,隻是隱約聽說好像是國內豪門顯貴畢氏的女子,但並未過多留意關注。
卻不想,在廣陵車站竟然會遇到皇後親臨,而且還是與自己同乘一列火車。
瞧這模樣,應該是代表皇室巡幸地方,撫慰民生,現在準備返回長安了。
既然撞見了,身為帝國臣子當需過去覲見,要不然可就失了禮儀。
“臣,潘廣峰敬拜皇後殿下!”
在一名禁衛軍昭信校尉上校)確認了他的身份後,便走到皇後麵前,微微躬了躬身子,低頭覲見。
“潘卿是剛從歐洲返回本土?想必一路上是經曆各種波濤險阻,甚為辛苦!”皇後畢氏在身旁的侍從女官提醒下,得知拜見之人乃是即將被任命的外交事務部尚書、閣部重臣,不敢怠慢,口呼免禮後,便關切地詢問道。
“為陛下儘忠,為帝國利益奔波,臣不敢輕言辛苦二字。”潘廣峰恭敬地回道:“倒是皇後殿下身份貴重,卻頂風冒雨,不顧辛勞巡幸地方,讓臣等好生敬佩。”
“我隻是代表陛下、代表皇家來廣陵、威海走一圈,探問經受洪災磨難的百姓,撫慰民心,當不得潘卿所讚。”皇後畢氏麵容肅然,輕輕歎了一口氣,“東北地區,先是遭受台風襲擊,其後又遭十餘日暴雨侵襲,各條河水及支流儘皆泛濫,衝毀堤壩,淹沒良田,毀壞房屋,受災民眾數以十萬計。相較於那些深處災害中的無數百姓,我淋點雨吹點風又算的了什麼?”
“皇後心懷聖慈,臣為之敬服。”潘廣峰心中一凜,眼角餘光不由瞟了一眼站台外如注的雨勢。
是了,這雨勢如此之大,要是連番下個數日,勢必會引發河水泛濫,繼而造成巨大的洪水災害。
眾所周知,漢洲本土缺水,沒有神州大陸那般有大江大河,除了漢江今澳洲墨累河)徑流量稍微大點外,其他大部分河流都比較短小,而且許多河流還是季節性河流,雨季時河水充沛,水波蕩漾,滋養撫育沿岸的土地和萬物,但到了旱季,整條河流便會消失不見,僅留一條乾涸龜裂的河床。
即使漢江流經三千餘公裡,但河水的流量也不大,季節漲落起伏甚大。每逢雨季漲水時,從河口上溯三百多公裡的河段可通千噸型製船隻,而到了乾季則變得河水極淺,河口沙洲淺灘會阻礙大小船隻航行。
但是,漢洲本土一些地區也不是儘皆這般總是乾旱。比如漢洲建業府所在的北部地區,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製,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不虞乾旱。
另外,東北地區,以及大東山今澳洲大分水嶺)東側,是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還有暖流澳大利亞暖流)經過,增溫增濕,使得這片狹長地區降水豐富,經過數十年的開發建設後,向來為漢洲膏腴之地,也是齊國城市和人口主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