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s:求推薦票!求收藏!
9月16日,尖沙咀戲院。
戲院門前異常熱鬨,並非全是前來觀影的觀眾,隻是因為戲院門前有著不少流動小販及攤位大排檔,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夜市,因此顯得火熱。
尖沙咀戲院本身是全港為數不多能與嘉禾港威電影院、荷裡活戲院,金公主麗聲戲院、凱聲戲院、德寶的油麻地戲院、旺角戲院,以及麗宮戲院、京華戲院這些知名戲院相提並論的大戲院。
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香瓜子、熱甘蔗、炒栗子、糖水、鹵水牛雜、烤玉米、爆炒牛河、烤生蠔扇貝,雲吞攤、車仔麵、涼茶冷飲、搓魚丸,數不勝數。
納涼的市民會停下來花上一塊兩塊滿足一下口舌之欲。也有看電影的情侶會買一些零嘴解饞。
一台紅雞唰的停在車位外邊,車子在一陣吵鬨聲中,慢慢倒車,退回停車位。
四個大男人手忙腳亂擠出車子。
“怎樣?”
吳孝祖撣了撣自己的黑色西裝,肩寬腰窄讓西裝格外有型。兩條大長腿杵在那更是惹眼。
“一個字靚過周閏發!”肥成諂媚著豎起大拇指,拍馬屁寫在臉上,彌補自己剛剛開車過錯。
身上同樣是西裝,他則努力的吸著氣,但西服穿在他身上,依舊是緊身衣效果。
旁邊羅東與蘇黎耀互相睇一眼對方,皆互讚大拇指。
“銅鑼灣四靚仔,簡直人見人愛…”肥成咧嘴吹水。
吳孝祖偏頭。
羅東偏頭。
蘇黎耀偏頭。
齊齊衝他揚揚下巴。
肥成裝作沒看見,大踏步朝著戲院走去。走的太急,腹部一口氣沒跟上,肚子囊肉湧出,西服瞬間撐開,縮回變緊身小馬甲。
四個…三個西服男加一個穿汗衫的胖子走進戲院。
……
“嚇!你們扮英雄本色嘅?”一見麵,梁镓輝就被四人黑西裝的陣仗嚇了一跳,然後就疑惑看向女友,“午夜場皆要穿這樣誇張呀?”
江嘉華沒講話,指了指一旁排隊穿著背心短褲的觀眾,朝著男友一攤手。
“咳……”吳孝祖看了一眼旁邊咬著甘蔗趿拉人字拖進場的觀眾和搖著蒲扇買票的阿伯,無語的瞪了肥成一眼。
“大佬,這叫氣場。”肥成連忙辯解,“有了氣場才能開門大吉!”
“嗬嗬……”梁镓輝歡笑的吸了一下手中冰涼清爽的冰汽水,學著女友同樣的朝著四人聳聳肩一攤手。
“挑!”
……
“來來,加冰的汽水。”
肥成諂媚捧著可樂分發給眾人,此刻四人都脫下了西裝,穿著白襯衫。最起碼這樣涼快些。
“謝謝。”劭美戚接過可樂,轉身貼心的遞給羅東。
梁镓輝見吳孝祖叼著煙,眯眼看著不遠處稀稀拉拉的人群,“擔心?”,雖是疑問,但臉上卻很篤定的笑意。
“是啊。”吳孝祖輕笑道,“我擔心觀眾被我的戲嚇到飆屎飆尿。”
“你是我睇過嘴最硬的導演。”梁镓輝指了指拎著甘蔗進場的觀眾,挑眉道,“知不知這些觀眾為何喜歡咬甘蔗?”
不等回答,他繼續道,“更容易砸人而已。味讚解悶還能打人,你講劃不劃算?”
“……”
吳孝祖白了他一眼,率先朝著影廳走去。
扔甘蔗是港島午夜場的保留節目。自從午夜場出現以來,全港被甘蔗砸破頭的導演沒一百也有九十。
正如老一輩導演講的一樣,“甘蔗敲不敲,新戲好不好!”
午夜場是70、80年代港島電影界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這條規定在90年代開始消失殆儘。
究其原因,第一是盜版猖獗,第二可能是爛片增多,導演怕被打。在1986年,屬於最後的餘暉。
走進戲院的一間午夜點映廳,吳孝祖鬆了一口氣,上桌率應該有3、4成,算合格。
後世如果有30上座率,那可謂爆炸影片了。低排片高上座口碑佳片。高排片高上座,那就是爆炸現象級影片了。
《戰狼2》這種現象級電影前期上座率平均到38,屬於石破天驚。但那是後世,此時港島屏幕數不及後世百分之一,《雨夜屠夫》午夜場的成績隻算是馬馬虎虎。
蔣誌強倒沒怎麼在意。本身不是大製作,也沒明星。午夜場中規中矩很正常,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眼光。信這部戲一定會吸引眼球。
午夜場內中間幾排坐著一些蔣誌強邀請的媒體、影評人及其他戲院老板。見到蔣誌強與吳孝祖走進來,交頭接耳。
“蔣二少最近很活躍啊。蔣會長就任他胡鬨?一個撲街新人的新作,值得這樣大動乾戈?”一名胖胖的戲院老板好奇道。
“蔣二少發善心,解救你我出苦海,有什麼不好?”
“哈哈……”
眾人聞言皆大笑。吳孝祖糾纏這些戲院老板的招數,簡直不要太煩,早已成了他們私下的笑話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