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s:求推薦票!求推薦票!
“解封?”
梁镓輝麵露詫異,瞪著眼,難以置信的看了眼吳孝祖,“你發瘟,講胡話的?”伸手去摸吳孝祖的額頭。
“冇講笑話。”
吳孝祖打掉梁镓輝的手,拿過他桌上的一包香煙,彈出一支叼在嘴裡,沉吟道,“當初灣灣文化部門封殺你,無非是因為你去大陸拍片。但實際上這個問題,並非真的觸碰到他們的底線。如今在內地取景拍攝的電影人絕非你一人,你中彩而已。這種擦邊球問題,唔係唔可以解決……”
“道歉的話,你提都不要提。”
梁镓輝吸了一口煙,抬起頭直視吳孝祖,“你如果講這個就算……”
吳孝祖伸手止住他後邊的話,輕輕一挑眉,笑著壓壓手,“安心。我從不會讓朋友做他們不鐘意做的事。這次去灣灣,我倒是認為,解封這樣事情並非不可以……”
眼瞟了一下梁镓輝,“知唔知我為何加了幾場灣灣戲?”
“難道真的是為了我?”梁镓輝眨著眼,捂住胸,麵容忌憚,“我賣藝不賣身嘅!”
“凸!”
“你賣身,我都隻想買藝!”
吳孝祖直接豎起中指,笑道,“除了去灣灣拍戲,當然是想睇一睇灣灣這邊的市場行情。隨著灣灣經濟複蘇,這邊的電影市場越來越大。打通灣灣的發行渠道刻不容緩。”
“你差點驚到我!”
梁镓輝如釋重負的拍了拍胸口,疑惑道,“但這與我解封有幾多聯係?”
“聯係很大!”
吳孝祖笑著解釋道,“隨著電影票房越老越大。如今外埠資本很想進入港島來拍片、選片。所以,每一名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都會是一種很稀有的資源。
你想想,你主演了一部算上宣發投入都不超過150萬的的千萬票房電影,對片商有沒有誘惑力?當然,這種誘惑力可能會因為一些顧慮而受到阻礙。”
見到梁镓輝陷入沉思,吳孝祖深入簡出繼續道,“但隻要有這種跡象,就表明你能夠給很多人賺到錢。這種情況下,一定會有既得利益者出麵幫我們解決掉灣灣封殺的問題。
因為那時候封你一天,他們自己就損失一天的錢。誰又真的會和錢過不去呢?”
世,梁镓輝在明年就會迎來“解封”。
封殺這種事情放在梁镓輝與一些普通電影人身上確實是極為殘酷和絕望的事情。但對於身為八大片商之一的學者電影公司來說,並非不能周旋。
前一世新藝城為了利益都可以幫梁镓輝解封,吳孝祖不信身為地頭蛇的蔡鬆淋做不到。
唯一的一點就是梁镓輝是不是值得有人為他出手!
況且,1987年開始,灣灣也會允許民眾回大陸探親訪友。這種大趨勢下,梁镓輝的這點問題實際並不算問題。
相信有足夠的籌碼,蔡鬆淋和學者電影公司會樂意幫這個忙。
財帛動人心!
如果他們認為梁镓輝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彆說解封。就算是給梁镓輝頒發一個“愛國人士”的招牌都不是不可能。
世界上很多事並非沒有緣由,利益就一定是最大的理由!
看著梁镓輝心事重重的離開,吳孝祖揉了揉額頭。這一次灣灣之旅,心力交瘁。
梁镓輝無疑是如今吳孝祖手中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戰略性資源!”
他有演技,也有觀眾緣。梁镓輝在90年代初3年內連拍38部戲,且票房都很客觀。就已經說明一切了。所以,不管是出於朋友立場,還是商業考慮。
梁镓輝被解封對吳孝祖來講都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就算賣戲約都能撈一筆。如今新藝城捏著周閏發幾部戲約,不知讓多少電影公司眼紅。
後來李修莧靠著周星星的合約,簡直不要太賺。千萬票房隻需付出幾十萬的片酬就可以。
最後一轉手,生意人都沒這樣好賺。
電影市場太熱,港島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滋生,各種掛靠在三大旗下。吳孝祖想著如果真的出現第四家院線,自己要何去何從?
如果從觀影人數來看,1982年開始,港片就已經開始進入蓬勃發展期。從這一年開始,港片觀影人數成幾何增長,觀影人數高達3000萬次。
但從票房來看,1986至1995年才是真正的黃金巔峰時期。1981年票價首次突破兩位數,然後每年都高漲,1982年12塊、83年13塊,到了86年已經到了195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