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月夜燦爛,銅鑼灣,大排檔,人聲鼎沸。
燥熱難耐的空氣裡充斥著潮熱,黏黏糊糊。這種天氣對於行人充滿了滿滿的惡意。
一部戲的劇本走向,並不完全由導演決定。
隨著資本力量的滲入,出品人代表的投資方實際上越來越參與到電影的製作之中。
灣灣資本就像是一記慢性毒藥,飲鴆止渴。
候賠錢離港前夜,並非灰溜溜的躲走。
他親自掏腰包,邀請吳孝祖“打邊爐”。他來的時候昂首闊步,一臉的明白事理,眼中儘顯著“無悔”的光輝。
“怎麼?”
侯孝莧端著涼啤酒,黑黝黝的臉上表情似笑非笑的盯著懶散狀態的吳孝祖,目光清澈,自嘲打趣,“你不會以為我會灰溜溜的離港吧?”
“就是嫌熱……絕無二意。”
吳孝祖支起身子,捏著塑料酒杯與侯孝莧碰了一下,七分真三分假的道“我一直都認為《戀戀風塵》是一部好電影。”
“確實很熱,港島的熱充滿了潮氣。雖然台北也潮濕,但總比港島要舒服很多。可能……我確實不太適合港島的天氣。水土不服。”
侯孝莧仰頭灌下啤酒,喝的很瀟灑,眼睛流轉的瞥了吳孝祖一眼,“阿祖,你可以走的更遠。
你是我見過對電影本身理解最深的導演之一,同時對市場敏感度也最高。本身的天賦超過了華語影壇,同一輩的所有電影人。
實際……”
候賠錢眼神認真,“你對我說,大師在灣灣。我真的是誠惶誠恐,愧不敢當。
但,我和楊德倡看得明白大師在港島,大師在眼前。”
侯孝莧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吳孝祖,使出肺腑之力吹捧。
嘖~~
吳孝祖憋著笑,比得到亞太影展、金像獎、南特三大洲獎項還要開心,主要是得意。
任誰聽到侯孝莧、楊德倡誇自己這種話,都足夠炫耀半生了吧?
為何是半生?
因為你真信了這種“真知灼見”,那麼就容易“上半生癲癇,下半生中風,遺憾一生……”
不是任誰都當得起“大師”神位。這話傳出去,吳孝祖都可能被電影界群起而嘲諷。如今,華語電影界公認的大師寥寥無幾。
況且,如果真有“土著”聽到這句話,當做至理名言,走上大師這條路,那麼注定是披靳斬棘,苟延殘喘。
吳孝祖拎著啤酒給兩人滿上。
整個銅鑼灣群聲鼎沸,叫賣聲混雜熱鬨,吳孝祖實在是想不到在這種臟水橫流的大排檔,要同候賠錢講什麼藝術。
“你一點都不幸福。”
侯孝莧打個酒嗝,借著酒勁用手指著吳孝祖癲笑,“你雖然拍攝了四千萬電影,但你卻一點都不幸福。你拍不來自己想要拍攝的電影,你被資本束住了手腳。
我還記得,去年你能夠拍攝出《一個字頭的誕生》、《雨夜屠夫》這種驚世駭俗的電影。
在亞太影展上,我第一次看到電影的時候,你知道我什麼感覺嗎??”
“驚為天人,頂禮膜拜!”
侯孝莧目光憧憬,一臉崇拜,“我對楊德倡講,特碼的!華人終於要出來一位會講故事又才華橫溢,改變電影發展的世界級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