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s求推薦票,求月票!
1024觀片室。
黑暗中掛著熒幕,放映著的正是剛剛完成後期的新戲《小男人周記》。
這部戲是邱立濤與陳嘉愓兩人合作完成,也是一部低成本喜劇。
“還不錯。”
吳孝祖翹著腿,倚坐在駝色真皮飛機艙獨立沙發上,手裡握著一杯美式精釀,呷了一口,口腔內感覺著麥芽甘苦和醇正。目光掃了一眼身後坐立不安的邱立濤與陳嘉愓,順手接過蔣二少遞過的雪茄,撕掉茄衣,用煙槍烘了烘。
“檔期時間確定下來了嗎?”
“定了。”
邱立濤咧嘴,“定在了5月28日。”
吳孝祖點點頭,目光轉向旁邊拿煙鬥添煙絲的張家振,“振哥,宣發方麵沒問題吧?近期上映的電影都有冇調查?”
“前天荷裡活的科幻片《零度空間》在金公主院線上映,效果不是太好,競爭最大的反而是同期上映的德寶的《雙肥臨門》與嘉禾的《三對鴛鴦一張床》!
前一部有著《富貴逼人》原班人馬,實力不容小覷。張曼鈺、曾智煒也都客串出演,算得上星光燦爛。後一部是張學囿和紅姑兩人,題材上與《小男人周記》的觀眾群定位略有重疊。”
張家振點燃煙鬥,吞了一口,繼續道,“不過我們的電影有一定的基礎,我們的宣傳也一直從這方麵著手。許多聽眾都是潛在觀眾,應該不會太差”
張家振對檔期如數家珍,不論是德寶還是嘉禾,他都人脈極廣,很容易就收集到對手資料。同時他在發行渠道的搭建上確實非常有手段。
蔣二少略有擔心的吧嗒一口雪茄,用力裹了兩口,道“壓力有點大,方不方便調一下檔期?”
“恐怕不行。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家公司就開始為暑期檔準備了。宣發費用都開始飆升,最起碼要比現在貴一倍,對於一部低成本生活喜劇,實在是劃不來。
而且這段時間也都是各個歌手發片的日期,整個娛樂大盤都會受到影響……”
張家振否決了蔣誌強的提議,表情嚴肅分析,“這部電影延後,如果影響《雙·雄即刻開戰》的資源投入。得不償失!會影響到我們在股市上的布局。”
聽到張家振提到股市,蔣誌強也不好說什麼。
隨著公司的發展,壹零貳肆火車頭娛樂公司集團化也在慢慢進行當中,進行著結構的優化。
製作電影方麵也劃分則交由1024火車頭(港島漢城雅加達曼穀台北東京新加坡)電影公司。儘管除去本島公司其餘都是皮包公司,或者說辦事處更合適,但不管怎麼說,反正框架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估計還會出現內地的辦事處或工作室,盤子造出來了,就等著股市圈錢後用韭菜們的錢去收購這些公司╮╯▽╰╭。
這些公司都是獨立子公司,收購上完全沒問題。
東南亞電影發行則由e7文化負責,歐洲電影發行交由啄木鳥電影公司和荷蘭風車電影公司進行。同時也包括買片發行。
錄像帶市場則是寰宇國際鐳射錄像帶公司完成,搭配啄木鳥錄像帶進行發行。
與此同時,壹零貳肆火車頭娛樂公司下轄還會囊括天下公司這個子公司。
這些涉及和考慮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實際上我們對受眾有著精準判斷。”
餘偉國也附和,“影片票房雖然會受到影響,但受眾抓住的還算比較穩。相對於暑期檔,這部電影在這個時間更合適。”
“既然如此,那就如期上映。”吳孝祖頷首,沒多說什麼。
1988年絕對是港島票房開始集體飆升的一年,從年初,整個票房大盤就持續走高。同時,喜劇片也開始迎來春天。
輪回之史,與後世票房發展曲線非常相像。
春節檔的《八星報喜》、《富貴再逼人》票房都大爆。前者3800萬票房,現在占據1988年票房榜首位,《嫌疑人》3200萬,也僅僅位居第二。
今年算是喜劇電影與lll電影兩開花!
大胸弟也在抓緊製作《夢回唐朝2》,這部戲女主角會是葉鈺卿與葉子媚。
“暑期檔那邊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吳孝祖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賭·神》正片已經拍攝完成,剪輯和後期製作最快也要等到7月中下旬。
我已經讓工作人員剪出一些花絮和定妝海報發給公司宣發布門,爭取提前預熱!”
《賭·神》這部電影不單單是為了爭奪暑期檔,更多的還是吳孝祖要用它撬動整個e7文化的股價。
然後…咳咳,用韭菜們的錢去收購自家在東南亞地區開辦的那些皮包辦事處,完成集團化,正式朝著金公主娛樂公司、嘉禾娛樂集團那樣的發展。
因此,正如張家振所言,不容半點差錯。
當然,《賭·神》這部戲背後的成功的馬車上,除了吳孝祖外,還有蔡鬆淋、賀超瓊甚至劉鸞雄。
蔡鬆淋好說,他是因為投資了這部戲,賀超瓊呢,則是因為這部戲是她撬開家族主業務的一個契機。
至於劉鸞雄~
不會認為當初人家平白無故幫助吳孝祖認識‘祥叔’,邀請他進入大d會吧?這位大鱷又不是開善堂。
實際上,負責保底發行《賭神》的e7文化,也一直在股市上進行慢慢進行操作,到時候劉鸞雄自然也要大吃一筆。
前世,為何《捉妖記》要那麼明顯的做票房?哪怕是多繳納幾千萬的稅金都不竭餘力?
稅金才幾個錢啊?沒啥底蘊的臭戲子才撈這個錢呢!
真正的巨頭站在後麵,隻需要動動手指,在股市上,真的是隨隨便便就賺回來十倍甚至幾十倍!
這也是為何後世影視股為何頻頻要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國家加強管控最重要的原因。
娛樂圈的人與資本圈的人玩,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許多影迷都認為吳晶賺了大錢,他那點錢和帝都文化的股票比真的哪也不到哪裡……至於帝都文化的錢,它和真正那幾個玩資本的巨頭又差距巨大了。
博士作假、大叔念經這些事情的爆發本就是幾個資本互相的廝殺的餘波罷了。
當一部電視劇製作出了,10位數的明麵創收,背後還有百億的資本參與,吳大叔不是因為念經涼了,而是資本互相碰撞的結果,‘不二公司’聲明一出就看出來吳念經這波栽了,環環相扣,且真的是步步殺機。(這裡邊事情大家可以查查,挺有意思,算是典型的資本撕破臉案例。)
吳導演不才,他不貪又心黑,自知又諂媚,心狠還不要臉,最主要,如今打算割韭菜的同時,也能夠讓其他人一起韭菜雞蛋餃子。
天不生我吳孝祖,影視股漫漫如長夜…
“吳生——”秘書推門走進來,附耳小聲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