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生抬手高呼“眾將士平身!”
所有人都齊聲看著誓師台上,隻聽趙俊生大聲道“昨夜子時,咱們在東城門中了守軍的計,損失了兩千人馬,朕很心痛,都是父母爹娘生的,都是好戰士!守軍很頑固,但這隻是他們垂死掙紮,挺不了多久!”
“這一次朕決定先打其他城鎮,徹底孤立成都城內的守軍,讓他們孤立無援,讓他們恐懼,讓他們失去希望,沒有了希望,這成都城就沒有守下去的必要,他們士氣必然下跌,等到那時才是我們攻城的最佳時機!”
“來人,拿酒來!”
一壇一壇美酒被搬過來,很快每一個兵士都倒上了一碗。
趙俊生接過旁邊一個禦前侍衛端來的一碗酒,他舉起酒碗大聲道“眾將士,乾了這碗酒,朕預祝爾等旗開得勝、凱旋歸來,乾!”
“乾!”所有人起身大呼,一飲而儘。
趙俊生抬去隔壁用袖子擦乾嘴角,舉手向右一揮“各軍依次出發!”
一支一支兵馬依次離開營地。
這一次一共先派出了五路兵馬,每路兵馬各有三千人,他們將向不同的方向進攻,出發時他們還帶了不少攻城器械和工匠。
除了這五路人馬,還有三支騎兵千人隊,他們將開赴事先預定好的位置屯駐,一旦這五路兵馬在攻打城池時有鄰近的城鎮守軍前去救援,這三支千人騎兵隊的作用就是阻擊敵軍的救援部隊。
負責此事戰事指揮的蘇戟留在城外大營內坐鎮,他全權負責此次戰事,單獨建立帥帳。
防守成都城內的宋將陳憲和葉同章等認為乾軍在東城門吃了那麼大的虧,肯定會在第二天發動攻城,但他們預料錯了,趙俊生壓下了心中的怒火,沒有攻城。
乾軍若無其事的樣子讓陳憲和葉同章都有非常不好的預感,城外乾軍大營內越是風平浪靜,他們心裡越不安。
五路大軍離開的第三天夜裡,城內突然燃起了大火,而且大火還不止一處,三處位置先後起火,相距時間不過兩刻。
這三處起火的位置都是城內守軍屯糧之地,大火燃起來之後,陳憲和葉同章二人臉色大變,立即派人去救火,他們也意識到城內還有乾軍細作,現在細作正在燒他們的糧倉。
陳憲也是事先防範於未然,把所有糧草分為五處地點囤積,並派了重兵看守,但再老虎再凶猛也有打盹的時候,乾軍密探魅影再次輕鬆潛入城內查到了三處屯糧之地,並在第一時間就把這三處糧倉依次點燃了。
在意識到問題乾軍細作的目的之後,陳憲立即下令增派兵力加強對另外兩處糧倉的保護和警戒,同時再次派兵在全城搜查細作。
乾軍密探魅影在點燃三處糧倉之後暫時失去了繼續作案的機會,隨著守軍搜查越來越嚴,他在城中已經呆不下去了,隻能趁夜出城。
被點燃的三處糧倉沒能挽救回來,魅影一把火把它們燒了個乾淨,這個損失讓陳憲和葉同章二人痛心疾首,原本城內囤積的糧食足夠守軍吃半年,可隨著這三處糧倉被燒毀,剩下的兩處糧倉囤積的糧食不足以讓所有人吃兩個月了。
陳憲隻得一麵安撫麾下將士,隱瞞糧食隻夠吃兩個月的事實,另一方麵他希望朝廷和川蜀其他各地派來援軍。
七月六日,城內三處糧倉被燒掉的第二天,趙俊生想起一事,把李寶找來詢問“咱們從漢中一路打過來,在途中攻下的那些城池,俘虜了一些城池官員和將校,還有多少人不願意投降的?”
李寶回答道“還有一半不願投降,有十三個!”
趙俊生考慮了一下,下令道“明日一早,集結兵馬開到東城門外,把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宋國官員和將校都押過去!”
“諾!”
次日上午,乾軍數千騎兵集結後來到了東城門外,一個個騎兵方陣依次擺開,旌旗獵獵,戰鼓隆隆、號角蒼涼。
城頭守軍如臨大敵,大批兵士湧上城牆,一個個緊張的準備守城器械。
陳憲登上城樓往下一看,神色輕鬆不少,擺手道“不用緊張,他們都是騎兵,沒有帶攻城器械,就是嚇唬人而已!”
這時,一隊乾軍騎兵押著十幾個帶著木枷人走到了距離城牆一箭之地外。
城樓上,葉同章突然眼神一凜“等等,那些人好像是綿竹縣令、涪縣縣令、雒縣縣令、涪水關守將、新都縣令······乾軍這是要乾什麼?”
隻見乾軍騎兵強製命令這些犯人麵向城樓方向跪下,乾軍騎兵們在他們身後。
一個乾軍騎兵牙主抬頭看向城樓大喊“有認識他們的嗎?想必應該是有人認識的!所有人聽令,殺——”
一杆杆長矛刺出,跪成一排的宋軍官吏將校們先後倒在血泊中,城樓上的守軍將士一個個看得憤怒難當,大吼大罵。
乾軍牙主再次對城樓上大喊“這就是對我大乾作對,不願意臣服的宋國官吏將校的下場,很快就會輪到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