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子俊被太監領著走進了大殿,依照相關立即向趙俊生見禮。
“南朝大宋使臣虞子俊見過陛下!”
“免禮!”
“謝陛下!”
趙俊生道“虞子俊,今天你來見朕有何事要講?”
“回陛下,今年四月底,貴國趁著我巴蜀大旱、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而公然違背和約大舉出兵入侵我國,虞某代表大宋向陛下和貴國朝廷提出嚴正抗議,希望貴國立即派出時辰前往建康向我大宋皇帝及朝堂諸公致歉、賠償我國的損失,並下令駐紮在巴蜀和荊襄地區的駐軍,歸還侵占我國的國土!”
殿內隨著虞子俊的聲音落下而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趙俊生隨即大笑“哈哈哈······”
虞子俊黑著一張臉質問“陛下為何發笑?難道陛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趙俊生反問“使臣可曾聽過有人把吃到肚子裡的肥肉再吐出來的?”
要說講道理,虞子俊並不懼,而且他這邊還占著理呢,他當即說“虞某聽聞乾國君臣和數千萬百姓也都自認為是天下正統,自認為是禮儀之邦,可為何用要公然違背和約這種強取豪奪的手段侵占我國國土?虞某還聽說······”
這虞子俊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擺道理、講事實、又引經據典,還暗藏譏諷、挖苦,直把朝堂上君臣說得幾乎是要無地自容、羞愧難當。
趙俊生心裡大罵,嗎的,這虞子俊一張嘴還真是厲害,他目光一掃眾臣,希望有人站出來反駁虞子俊,不說要把虞子俊打敗,至少要讓天下百姓認為乾國是師出有名。
這時,隻見一個官員站出來說“虞公此言差矣,我朝出兵是因為巴蜀發生了蝗災,而蝗災過去之後一個月,都不見貴國朝廷進行賑災,巴蜀百姓們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還有十幾萬人湧入我大乾境內,若我軍不出兵巴蜀,隻怕還有無數百姓死於饑荒,或者被貴國那些不作為的官員派兵鎮壓,既然貴國朝廷不行仁道,我國出兵拯救巴蜀之民,救他們於水火又有何不可?”
趙俊生一拍禦案,大笑道“說得好!”
虞子俊冷冷道“哼,簡直是強詞奪理,無論爾等如何狡辯,總歸是擺脫不了背信棄義、強占我國疆土的事實,貴國無恥之行徑,必被天下人唾罵和恥笑,貴國朝廷也必失去民心!”
那官員反駁道“這隻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大乾子民如今安居樂業,生活美好,家家富庶,百姓們對陛下和朝廷前所未有的擁護!反觀貴國朝廷上下,皇帝殘暴不仁,大臣官員們欺上瞞下,大肆欺壓搜刮百姓,使得各地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紛紛揭竿而起,劉宋早就應該滅亡了,我大乾必能滅了腐朽的宋國,把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南朝子民們解救出來,讓他們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好,好,說得好!”趙俊生大笑著鼓掌,大臣們也紛紛鼓掌,都稱讚這官員說得好。
虞子俊臉上一陣青一陣紅,接連變換了好幾種顏色,最後實在撐不住,掩麵而走。
大殿內的君臣們看見虞子俊狼狽離去,氣氛一下氣歡愉起來。
趙俊生看向剛才辯駁虞子俊的官員,問道“你是何人?”
官員行禮道“回陛下,下臣是鴻臚寺主事荊旻!”
趙俊生點頭“好,荊旻,今天你說敗南朝使臣,未使我大乾聲譽受損,有大功,朕給你官升一級,賞金幣一百、綢緞百匹!”
荊旻連忙道“下臣謝主隆恩!”
這時東方辰站出來行禮說“陛下,貧道擔心南朝方麵安插在我國的細作會散播謠言,控製輿論,誤導百姓,與朝廷不利,朝廷應該早做應對才好,以免到時候被動!”
趙俊生一想,覺得這個建議有道理,當即說道“禮部負責做好輿論導向,要讓百姓們認為朝廷此次出兵巴蜀是師出有名!皇城司方麵也要多加留意,一旦出現有人散播謠言誤導百姓,立即調查抓捕!”
兩個衙門的負責人立即站出來領命“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