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之曲終人散!
許是為了向林康定等幾人顯示自己真的沒有插手商鋪的決心,第二日一早,林超就又帶著半夏和玉竹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去了通州的莊子上,而且主仆都隨身帶著行李,儼然一副要長住的模樣,卻還是把良薑留在了家裡。
臨出城前,林超就打發了劉生和方梁,騎了馬先去陶閔打聽來的那戶商戶家裡。
劉生臨走之前還多問了一句“若是接了三位姐姐,是直接送到靜宜園那邊的宅子,還是一起到莊子裡,先和爺問個安?”他說出口的話,卻是和他粗獷的身形不同,處處都透露出了溫柔和貼心,林超搖了搖頭“不必,我們先走,你把她們安排好了就趕來和我回合,陶閔已經提前過去了,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分派,況且”
他苦笑了一聲“我想她們三人,也未必樂意這個時候見我。”
劉生就隻答應了一聲,立刻和方梁調轉了馬頭,一徑朝著相反的方向去了。
就算這馬兒腳程快,兩人到莊子裡的時候,也已經是午後了。
玉竹已經在門口翹望了許久,一見他們,立刻就先鬆了口氣,迎了上去“兩位大哥,事情都辦妥了吧?”
劉生的神情卻有些嚴肅,忙忙地下了馬,就開口道“二爺在裡頭?妹妹進去通報一聲?”
玉竹心裡就咯噔了一下,直接把兩人帶了進去“二爺麵前,兩位哥哥不必多禮!”
林超正坐在炕上,正襟危坐地盯著麵前的賬冊,一見方梁他們進來,倒也很高興“事辦妥了?”
方梁臉上就露出了些為難之意,劉生就踢了踢他的腳後跟,他才從袖子裡掏出了銀票和三人的身契,言簡意賅地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說了來意,對方鬆了口,卻沒有收銀子。”
林超已經預想過所有的可能出現的後果,最好的一種,自然是銀錢到位,人也輕鬆地接了出來,要不然就是雙方討價還價一番,最後還是能達成此事,最壞的也不過對方以為奇貨可居,所以坐地起價,所以林超先把劉生兩人派了出去,也是預先打了個伏筆。
實在談不攏,自己這個主人家再出麵,也不遲嘛!
但他卻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所以他一時也有些驚訝住了,可他更在乎的卻是“她們人現在哪裡?”
劉生卻是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是拿準了林超對這三個丫鬟的重視程度,提著的那顆心,這才放鬆了,所以他緩緩開口,麵上神色很認真“小的僭越,已經做主直接把三位姐姐接了出來,交給陶閔安置了,此事乃是小的自作主張,請二爺恕罪!”一邊說,一邊就乾脆利落了跪了下去,方梁自然忙跟著一起跪了下去。
事出反常必為妖,天上從來就不會掉下不要錢的餡餅來,那人這般行事,必有所圖!這其中的利益糾葛,又哪裡是劉生和方梁這樣身份的人,就敢貿然答應的?所以也怪不得兩人這般誠惶誠恐了,就連玉竹,也在一邊跟著捏了把汗。
林超又看了劉生幾眼,沒想到這個身材高大的漢子,看起來沉默少語,形事不僅思慮周全,卻又這般地當機立斷。
他就親自下炕,扶起兩人,含笑道“多大點事,就算他有所圖,難不成我們林家還怕了他不成,倒不必放在心上,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反倒經此一事,承啟對兩位大哥的手段,更是欽佩了,能得兩位大哥在身側,實在是承啟的福分!兩位大哥一路辛苦了,廚房裡已經安排了飯食,先去用飯吧,也稍稍休息。”
兩人臉上都沒有倨傲的神色,卻都不約而同地先閃過一絲放鬆,林超看到這裡,心裡更是滿意。
等到兩人出了房門,玉竹就忙湊過來討好道“二爺這下放心了吧?兩位大哥,都是再妥帖不過的性子了!”
林超就衝她笑了笑“好啦好啦,彆囉嗦了,先把賣身契給我鎖箱子裡去,話說,你哥哥還沒回來?你也外頭瞧瞧去!”
玉竹就小大人似的歎了口氣“還沒回呢,二爺彆怪奴婢多嘴,奴婢覺得這事吧,有點懸!而且您再怎樣,也該等著劉生大哥回來了,把這個差事派給他啊!彆的不說,大哥就這麼一點點大,而劉大哥,這麼高!換了任何人,都會多服劉大哥些呢!”她一邊說,還不忘了比劃,比她哥哥的時候,就是區區一個手指的長度,換到劉生的時候,就是兩隻手一上一下劃開,還是使勁兒張開的那種。
林超倒被逗得哭笑不得“我是讓你哥哥正經辦事去的,你以為是去殺人放火?所以才需要你劉大哥去嚇人呢?!把人家想成什麼了!”
兩人正說著話呢,屋外已經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若是其他人,或許會聽錯這個腳步聲,可玉竹卻是萬萬不會聽錯的,隻是她的眉頭有些皺了起來,怎麼除了自己哥哥外,還有另一個輕巧一些的足音?
林超也聽出來了,就先對玉竹說“倒茶去,以後我們屋裡,可就熱鬨了”
玉竹其實還不太懂他話裡的意思,但她一向是隻唯林超之命是從的,就高高興興地去泡茶了。
半夏就帶著大丫進了門。
他還沒有說話,林超就先擺了擺手,隻用看他身後跟著的抱著包袱的這個女孩子一眼,就知道他這趟差事,算是辦成了。
半夏也就懂起了,隻是向林超介紹了一句“這是吳大叔屋裡的大丫姐姐,吳大叔知道二爺來莊頭上,隻帶了幾個貼身侍奉的,怕人手不夠,就叫大女兒過來伺候。”
一邊就招呼大丫“這是二爺,快磕頭!”
莊戶人家出身的閨女,動作都硬是要比尋常女兒家,更靈巧敏捷些,卻是立刻就跪倒在地,規規矩矩地磕了個頭,才稍微直起了身子,仍是低頭道“奴婢大丫,見過二少爺。”
林超就隨意問了幾句“多大了,在家裡排行第幾?家裡有幾個兄弟姊妹?識字麼?”
這個不過也才十四歲的小姑娘,本來神情一開始也是局促的,甚至有些害怕,不過是林超問一句,才小聲地答一句,隻有當問到是否識字的時候,聲音才大了些,還帶了些微微的著急“讀過《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也認得幾個字,隻是寫的不大好。”
人隻有被問道自己擅長的事物時,聲音裡才會是這般的認真,就生怕旁人不信。
林超一邊聽,一邊心裡就盤算開了,鄉下識字的少,私塾也少,而且一般都不接受女學生,這幾本基礎的教識字的書,已經算是非常難得的啟蒙教材了。
而且莊戶人家的女兒,出嫁得都比較早,因為一般都認為,女兒養大了,都是彆人家的人,以後就是外人,糧食又金貴,自然要先儘著男娃吃,所以都舍不得留閨女在家裡多吃幾年飯,留在家裡十四五歲了還沒有定親的,那就算是少數了。
這大丫不僅這麼大年紀了還沒有定親,還被送去識文斷字,光憑這一點,林超心裡就先對吳莊頭有了些好奇。
但他第一直覺就是,自己誤打誤撞,還真的遇到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