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啦係啦,蠔油菜心。好,依家開動!”
周宥西領命做白灼蝦。
白灼是粵菜裡重要的烹飪方法之一,指的是將原滋原味的食材直接放進清水裡煮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鮮香甜美。
廣城人做菜最講究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味道,所有的調料隻是錦上添花的作用,不會有川菜中辣椒那種喧賓奪主的感覺。
白灼蝦,顧名思義,就是用開水將蝦焯熟。但這裡有周宥西和周媽多年做飯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直接將蝦下鍋焯熟,蝦本身的腥臭味無法去除,無法將它的鮮甜發揮到極致。
所以,下鍋在溫水裡加入適量的鹽和料酒,浸泡幾分鐘再下鍋,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大火將水燒開,蝦下鍋後會非常迅速地縮成一圈,青灰色的外表極速變紅。等到整個蝦全身變紅即可撈出,整個過程大概兩三分鐘,白灼蝦本蝦就準備好了。
周宥西撈了一個剝了殼後試了下,邊嚼邊點頭,很好,時間掌握得剛剛好,不生不老。
擦擦手,周宥西又撈了一個,吹冷後剝了皮,抓著蝦原地轉了幾圈,發現真的沒人注意他們之後,轉到唐知遠身後,把蝦塞進他嘴裡,然後朝他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唐知遠無聲失效,嚼著嘴裡的蝦,怎麼越嚼越甜?
周宥西把蝦撈出在一個祖傳的竹籃上,再搬到陽台上曬晾。
這也是周家做蝦的一個小技巧,剛出鍋的蝦經過曬、晾之後,口感會變得非常有勁道。
這邊周宥西接著準備白灼蝦的蘸料,周媽那邊的高壓鍋已經洗好了,可以祭出廣城人的煲湯絕活了。
廣城人煲湯不需要任何技巧,隻要食物夠鮮美,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熬它就可以了。
看完了全程的唐知之和南彧卻不是這種感覺——
雞塊切成塊,再放進已經清洗好的鮑魚、蟲草花和蜜棗,水加滿後,周媽非常自信地撒了把鹽,蓋上鍋蓋,扣上安全閥門,開火!
這一大鍋已經足夠讓唐知之目瞪口呆,接下來周媽又搬出一個小一點的鍋,重複操作。
唐知之的一聲“臥槽”差點脫口而出。
要喝這麼多嗎?
相比對他們仨,在場的其他各位都覺得這是正常操作。
如果宴席上的一道青菜是讓一場宴席達到完美,那一例湯就是這場宴席的靈魂。可以沒有肉,但不可以沒有湯。
周媽原本是一小盅一小盅地煲出來,但可惜分量太多,而且廚房容量有限,隻能采用大鍋燉的方法,最後再一小盅一小盅地盛出來。
飯前一碗湯,活到九十九。
周媽對著安全閥門的孔吹了兩下,扣上,開火。
蟲草花鮑魚湯就安排上了。
縱使老家有四個爐,也不可能把所有東西同時安排上。於是周媽又不知道哪裡摸了個電磁爐,遞給周宥西。
“煮糖水去。”
剛剛掏出手機的周宥西默默將手機揣回去。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