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大敗匈奴之後,匈奴人再也不敢派大軍前往邊境駐紮,偶爾遣小股流兵長途奔襲騷擾。蒙驁早命人在幾個主要關口前方幾裡布置好了陷馬坑,匈奴人還沒到秦國境內便已馬傷人亡。
桓檹常以弟子之禮前去拜見蒙驁,帶領上郡守兵隨蒙驁一道在邊境一帶巡查抓捕匈奴流兵,到後來桓檹直接將上郡府大部分兵力安置在蒙驁軍營之中。
但凡願為秦國效力的匈奴將士,蒙驁都會予以黃金重賞,能力出眾的人被蒙驁任命為軍職。匈奴素來貧瘠不堪食不果腹,如今能衣食無憂哪能不爭相請命為蒙驁效力。
屢戰屢敗匈奴單於膽寒萬分,召回兵將向後撤退百餘裡。
蒙驁見匈奴人接連後撤,下命蒙武、楊端和在上郡城內征募兵士、招募民工,以加固城池,修築長城。
昭襄王使者趕到上郡之時,蒙驁和桓檹正在軍營裡觀看新任命幾個匈奴軍侯教傳秦兵騎射之術,匈奴人騎射之術的確不凡,蒙驁也是頗為讚賞,蒙驁有意從幾人中挑選一人作為弓箭手統領。
幾個匈奴籍軍侯知道蒙驁有意從自己幾人中挑選統帥校尉人選,幾名軍侯便是更加賣力,隱隱間互相比拚起來。
軍營之外傳來一陣喧鬨聲,黑衣黑袍的王宮宦官下了馬車,來到崗哨處遞上了令牌,崗哨守衛不敢怠慢拿著宦官的令牌通報蒙驁。
昭襄王使者前來,蒙驁帶著桓檹一道前去大門迎接,一番寒暄之後蒙驁將使者帶進軍營,幾名匈奴籍軍侯見蒙驁引領著宦官進了軍營,相互看了兩眼,一起跑到蒙驁跟前“將軍,正好今日使者在此,擇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讓我等比拚一番,也好早些選出統帥人選!”
“胡鬨,使者從鹹陽遠道而來,必然是有要事。”
“蒙將軍,大王命將軍回鹹陽領兵出征,大軍上路,也不差這一時半會,若是將軍早日選出統領也好。”
蒙驁沉吟片刻“既然使者大人開口,那就開始吧!”幾名軍侯立刻退到校場中。
蒙驁領著宦官等人上了點將台,宦官問及蒙驁,蒙驁將始末娓娓道來,聽得宦官連聲叫好“時常聽太子殿下盛讚蒙將軍謀略過人、眼光獨到,有出將入相之才,難怪殿下有拜師之意!”
蒙驁笑而不語,全神貫注的看著場內的比拚,反而是桓檹陪著宦官偶爾說笑兩句。
校場之中,幾個軍侯箭無虛發,皆是百步穿楊的好手,校場內的秦兵紛紛叫好。
蒙驁見幾名軍侯一時之間難分伯仲,下了點亮台,從弓箭手裡取過弓箭,跨上戰馬在校場裡疾馳,箭矢連發,無一不中靶心,整個校場之內聲浪如潮,宦官也是忍不住拍手叫好。
蒙驁將弓高舉頭頂示意眾人安靜,蒙驁對幾名軍侯說道“騎馬出箭,箭術最優的人為統帥!”
片刻之後,比試終於結束,涉圖技高一籌被蒙驁任命為校尉,統帥弓箭手,對落敗的幾名軍侯蒙驁也是封賞一番,便引領宦官進了營帳。
宦官將安國君的親筆竹簡交於蒙驁,向蒙驁簡短說了一遍秦國被趙楚魏三國,接連失利的戰局。
蒙驁看完竹簡遞給桓檹,桓檹細看一番方才開口“將軍,若是快馬加鞭,日夜不息,十日之內便可回到鹹陽,若是帶大軍而行,少說也得一個月。以楚魏聯軍的行軍速度也差不多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邯鄲。”
蒙驁看著戰圖,在營帳裡不停的踱步。
“穿山而行!”蒙驁突然開口,快步的走到戰圖前,指著戰圖對說道“楚魏北上,鄭安平降趙,王檹也隻有朝汾陽方向撤退。從上郡前往汾陽,若是穿過太行山,隻需要半月。汝南大軍已經北上,合三路大軍必能在汾陽大破楚魏聯軍。煩勞使者大人回稟大王我與桓檹先去汾陽救助王將軍待破了楚魏聯軍再回鹹陽!”
宦官本欲提醒蒙驁,不過想及臨行之際安國君曾有囑咐,便開口辭行“將軍放心,小人即刻回鹹陽回稟大王和太子。蒙將軍可否借步說話?”
桓檹朝蒙驁行禮借故前去召喚眾將退去,宦官從懷中掏出另一卷竹簡交給蒙驁,便告辭離開。
桓檹帶回諸將,蒙驁下令楊端和與桓檹副將鎮守上郡。自己帶著騎兵、弓箭手以及些許攻城物件先行,桓檹帶領步兵緊隨其後,蒙武負責運送軍糧和輜重。
蒙驁帶領騎兵翻過太行山,來到汾陽城外,距離城門一裡之處,已然能夠看見牆頭上的楚魏聯軍。蒙驁讓騎兵下馬持盾列陣,涉圖帶領弓箭手藏在盾牌之後專門射殺牆頭的楚魏軍官。
一支支利箭滿弓而出,城牆之上楚魏軍官接連倒下,楚魏聯軍的楚國主將嚇得躲著不敢露麵,隻得士兵開了城門朝著弓箭手衝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