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大軍從驪山軍營兵出函穀關,輕取韓國十三城,長驅直入殺入魏國。
魏王派人去趙國請回信陵君,信陵君自知不是秦國之敵,下令高都守將死守城池,拒不出戰,兩方人馬一時半會僵持在高都。信陵君自己前去遊說趙國燕國,又遣
秦軍大營,王齮召集所有將領於主將軍帳之中商討破城之策,眾將看著眼前的地圖各抒己見。
懷抱長劍負責保護王齮蒙驁的麃公,上前看了一眼,目光緊緊落在上遊不遠的汲縣。以高都本身的兵力即便是秦國強攻也能輕而易舉拿下,此時高都兵力幾乎與秦軍持平,不用想必定是信陵君將附近城池的兵力全都調來高都。
汲縣就在黃河邊上,魏國認為有黃河作為天險阻擋,並沒有在黃河邊布置多少兵力,隻要大軍渡過黃河就能占領汲縣。
麃公將自己的想法告之王齮蒙驁,兩人誇讚了麃公一番,兩人統兵多年,早已看出占領汲縣可以破高都,兩人隻是想考究一番隨行將領。結果卻是差強人意,看得出來麃公的確有統兵之才。
王齮與蒙驁商議一番,蒙驁決定由自己親自帶兵連夜渡河,王齮麃公不同意,畢竟蒙驁已年過花甲,連夜行軍體力難免不支
。
蒙驁反問兩人誰會製造舟筏渡河,兩人無以反駁,蒙驁在年少曾是齊國水軍,製作臨時舟筏不過信手拈來。
兩人無以反駁隻得聽從蒙驁,王齮不放心讓麃公一路相隨護得蒙驁周全。
蒙驁趁夜帶著一萬秦兵輕裝出發,趕到黃河邊蒙驁派出斥候打探合適的渡河口,麃公則帶了些士兵在附近砍了些樹木搬了過來。
此時的高都城外,一群黑衣人偷偷摸摸趕到秦軍大營圍欄邊,領頭的人學了一聲鳥叫,很快軍營裡一名千夫長找了個借口來到護欄邊。
巡邏兵就在不遠處,千夫長也不敢弄壞護欄,千夫長拔出佩劍佯裝舞劍,巡邏兵見狀徑直朝遠處走去。
待巡邏兵走遠,千夫長一劍斬斷木樁,漏出一個能讓人順利穿過的豁口,黑衣人一個接一個的從豁口鑽進了軍營,千夫長指了指最中間的營帳,長劍歸鞘回了自己的營帳。
黑衣人三五成群的散了開來,一路躲躲藏藏朝著王齮的營帳潛行。
黑衣人離王齮的帳篷越來越近,秦兵也就越來越密集,頭領大手一揮,一群黑衣人直接快速衝殺過去,頭領自己則裝死趴在地上,很快黑衣人被誅殺殆儘。
王齮走上前看著滿地的士兵屍首,憤怒的踹了一腳被秦兵堆在一起的黑衣人屍體,裝死的黑衣趁此良機掏出匕首朝王齮紮了過去,王齮連忙後撤躲過致命一擊,但一條胳膊被匕首紮了個對穿,隱藏在士兵中黑冰衛反應很快直接在黑衣頭領繼續刺向王齮之時將他斬殺。
副將見王齮受傷趕緊去喚軍醫,王齮叮囑眾人,自己遇刺受傷之事不可走漏風聲,原本有些嘈鬨的軍營頓時安靜下來。
王齮讓人叫來軍營哨崗仔細盤問才知,刺客並非從軍營大門潛入,想來軍隊裡是出了內應,王齮不敢怠慢讓人加強巡邏,更是托付黑冰衛幫忙找出內應。
夜晚的黃河邊泛著冷意,不少士兵都忍不住縮了縮身子,一名斥候欣喜萬分的前來稟報:“將軍大吉啊!前方河道突然斷流,真是天助將軍。”
蒙驁聞言也是一愣,這麼大一條河說斷流就斷流!統兵多年蒙驁怎麼不明白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來不及細想讓麃公傳令渡河。
蒙驁讓秦兵將砍來的木頭放置在河道淤泥上,這樣也不止讓身著盔甲的秦兵陷入泥沼中動彈不得,河道是魏國故意截斷,若是大軍陷入泥沼,上遊一旦放水那就會全軍覆沒。
蒙驁大軍過了河,此時的汲縣城頭並無一兵一卒,蒙驁讓秦兵衝破城門占了城樓再做休整。
登上城樓,蒙驁便派斥候趕回秦軍大營向王齮報捷,以王齮的軍事造詣自然知道何時出兵攻城,高都可破。
斥候一路騎馬狂奔回到秦軍大營,將河水斷流蒙驁大軍輕鬆渡河占領汲縣的戰報稟告王齮。
王齮強忍傷痛,讓人叫來隨行將領,與眾人議定好出兵時辰,王齮賞了斥候些錢財讓其回稟蒙驁,又遣信使將黃河斷流助蒙驁渡河之事上奏秦王,此等天佑大秦的吉兆哪位君王又不願知曉?
王齮、蒙驁前後夾擊幾日功夫就破了高都,兩人相聚於高都城樓,蒙驁見王齮臉色難看才知王齮遇刺受傷之事。
此刻軍隊有蒙驁在,王齮勿須隱瞞,王齮讓副將解掉自己的盔甲割掉袖袍,眾人這才發現王齮傷口滿是膿血,軍醫上前說道:“刺客匕首上淬過毒,還好救治及時,不然恐怕有性命之憂,王將軍餘毒未清,還是早日退兵回鹹陽靜養為妙。”
麃公附和道:“蒙老,信陵君向五國求助,算一算時日,五國大軍應該已經到了魏國境內,若是一旦被圍,我們現在的兵力如何應對?”
蒙驁不答轉頭看向王齮:“王將軍,內應可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