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留宿在嬴政安排的偏殿暫住,雖說是偏殿麵但也不小,贏樛以求教徐福為由也留在偏殿。
大婚之日將近,熊啟一直忙著在鹹陽上下奔走。熊啟每日都將熊麗送到華陽夫人宮裡,以此來博取華陽夫人歡心,有華陽夫人熊麗封後之事才更穩妥。
聽聞嬴政遊玩終南山帶了一位修仙方士回王宮,熊啟假借拜見嬴樛之名前來拜會結交徐福,若是徐福能幫忙向嬴政說幾句好話,封後唾手可得。
熊啟的來意贏樛心知肚明,無非是借大婚替熊麗爭奪後衛罷了。熊啟為人不差又忠於秦王,嬴政登基這兩年熊啟以一己之力力抗野心勃勃的太後和丞相。
熊麗端莊賢良落落大方,贏樛對熊麗也是十分滿意若是嬴政有意封熊麗為王後,贏樛也樂見其成。
“見過奉常卿大人!這位想必就是隨大王一道回來的上仙吧,熊啟有禮了!”侍衛領著熊啟走了進來,熊啟朝贏樛徐福兩人拱手示好。
贏樛招呼熊啟入座,倒了一盞茶水推到熊啟麵前,順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啟,今日是為熊麗封號而來?”
“是奉常卿大人說得不錯,曆代君王冊封王後向來都是結發之妻,熊啟以為大王冊封熊麗為王後也是合付禮法。今日熊啟略備薄禮,還望兩位替熊麗美言幾句。”熊啟從懷中掏出兩個小木盒放到兩人麵前。
贏樛將木盒推回:“公子啟切勿心急。冊封王後之事並非我能左右。不瞞你說,我也有意勸說大王冊封熊麗為王後!隻是公子啟你似乎忘了一個人!”
“大人是說太後?冊封之事不是由大王和宗廟決定嗎與太後何乾?後宮有華陽夫人在太後又掀得起什麼風浪?”熊啟不以為意絲毫未將趙姬看在眼裡。
“公子啟你想得還是太簡單!且不說華陽夫人時日無多,大王登基之後太後用儘手段驅逐先王嬪妃,公子啟你以為太後會容忍染指後宮大權的人?若大王真的冊封熊麗為王後,太後會不會鋌而走險?公子啟不妨仔細斟酌一番!”
“是熊啟唐突了,還請奉常卿大人勿怪!”熊啟起身向贏樛行禮致歉。
不料一旁的徐福開口道:“公子啟倒也不必憂心,你覺得嫡長子的身份比之王後之位如何?”
熊啟不明所以:“自然是嫡長子更為尊貴,嫡長子母親必是王後。”
徐福捋著長須笑道:“大王三年之內不會再納妃,三年之內大王必得一子,公子啟你認為如何?”
熊啟立馬謝禮:“承仙師吉言,熊啟謝過了,既然仙師開了金口熊啟也就不打擾兩位大人,熊啟告退!”
目送熊啟走遠,徐福開口道:“賢弟,眼下無事可否帶愚兄去祈年宮走一遭?”
贏樛領著徐福來到祈年宮前,還未進祈年宮,一股磅礴的壓迫之力向著徐福迎麵而來直接將徐福震得連連後退,贏樛上前扶起徐福關切的問道:“兄長可曾傷到!”
徐福擺擺手:“無礙,老師遺留的守護之物果然不凡!祈年宮不愧是人王宗廟,如此強大的人道守護比之周室有過之而無不及!”
徐福推開贏樛,跪伏在地:“鬼穀傳人徐福前來拜祭老師!”
三叩九拜之後,祈年宮上方傳來一聲驚雷之聲,緊接著祈年宮大門大開,徐福起身又向天三拜。
壓迫之力如潮水般退走,徐福這才敢起身向前,跨進祈年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八口青銅大鼎,徐福感受到一股股令自己心生畏懼的氣息藏匿鼎中,九州鼎果然不凡徐福心想。
除卻遊離在世間的徐州鼎,八口大鼎中有三隻已經黯淡無光,鼎身上鏽跡斑斑。八口大鼎上方漂浮著一團團普通人看不見的光影。
“武將真靈!”徐福驚呼出聲。
一團光影聞聲飄了過來,渾厚的聲音驀然響起:“白起見過上仙!”
徐福朝光影拜了一禮:“殺神白將軍大名如雷貫耳,白將軍可是守宮神將?”
白起應聲答到:“神將不敢當!我等大秦舊將得鬼穀仙師護佑留得一絲真靈,奉命為大秦守護宗廟。仙師曾言待人王封禪之日便是我等去往天界之時。”
徐福恭敬的又是一拜:“諸位將軍為秦國窮儘一生之力,即便枉死依舊忠心不二。徐福佩服之至。白將軍,不知老師可有其他遺留之物?”
白起魂靈搖頭:“我等並非枉死,不尊王命本是死罪!鬼穀仙師和贏虔大人離世過與突然並未交代我等,不過上仙可以去仙師閉關得地宮裡看看!”
祈年宮地宮並非建宮就有,鬼穀子隱世於祈年宮百年,憑自己一身法力移山碎石才將祈年宮座下山體貫通。
白起領著幾道光團各居一方念念有詞,幾道光柱升空,一個被遮蓋的坑洞出現在大殿中央。
徐福站在坑洞邊往下望去,坑洞深約丈餘方圓多大徐福也不知曉坑洞。
徐福一躍落在坑洞底端,坑洞底端方圓三丈有餘,坑洞周圍還有幾個約摸人高的石洞不知通往何處。
石窟中一片黑暗伸手不見五指,對半仙之境的徐福來說卻與白晝一般無二。
徐福認真的打量著洞窟裡的一切,洞窟裡除了幾個破舊的蒲團、一張堆滿竹簡的桌案再無他物。
徐福抬頭看向四周的石壁,這不看不知道,原來洞窟的石壁上,密密麻麻上刻滿了圖案。
徐福認真審視著石壁上的圖案,岩壁上圖案描述都是上古之事,與鬼穀子遺留在雲夢山的山海經記載的一般無二,這些圖案描述的是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的上古之事。
石壁上最後一幅圖案尤其讓徐福百思不得其解。一片被洪水淹沒荒漠之地,大禹帶領部將站在如若孤山一般建築上,下方跪著許多異族之人,旁邊還有不少拖過巨大石塊的異族人,石塊前幾名中原人正往石塊行進方向擺放粗大的圓木,一座還未修好的平台上刻著四個大字“共工之台”。
“這莫不是眾帝之台?”徐福嘀咕一聲,山海經海外經有過贅述,眾帝之台有八座之多傳聞眾帝之台連通天界乃上古帝王飛升之地。修仙方士遍尋九州不得。
原本徐福以為山海經描述有誤,也在九州之地尋找過隻是不曾尋到一絲蹤跡。老師鬼穀子所留斷可能有假,看來山海經將眾帝之台歸於海外卷並未有錯。
徐福相信鬼穀子既然故意在石壁上留下圖案,肯定不會隻說上古之事。徐福眼睛
離徐福最近的石洞徐福剛剛腦袋伸進去又退了出來,這個石洞堪堪才剛剛挖出洞口,想來應該是鬼穀子離世之前才動手挖的。
徐福轉身走向旁邊的石洞,石洞寬大且深不可知,徐福鑽進去石洞果然石壁上麵刻畫著一副副懷疑的圖案,圖案之上描述的正是大夏之事。
徐福走馬觀花看了一眼,又走進下個洞口,入眼就是一隻狀若鳳凰的巨鳥圖案。“玄鳥降而生商”!商王帳下人、妖共鬥,直到封神大戰,人族、妖族才分道揚鑣反目成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