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洛杉磯!
當年東瀛人沒有占領香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末的幾場暴動,都是典當業、財務公司的大發展期。當鋪、財務公司雖然利率高,但放貸的條件比正規銀行寬鬆的多,因此並不缺業務。
七十年代初的這場石油危機本來也是他們發財的機會,可是這幾年間股市發展讓有些人紅了眼,跟股市撈錢的速度比起來,放高利貸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財務公司紛紛趁機上市。可是石油危機一來,股價暴跌。那家財務公司的老板,最喜歡收的抵押物就是房契,他雖然從事金融業多年,但是卻專注放貸,對股市了解不多,而且生性吝嗇,麵對接連下跌的股價,更加不願意回購虧錢,被任智剛看到機會一口吞下。那3家典當行是這間財務公司的子公司,他們手中雖然沒有房契,但是每家都有店鋪門麵。
“這是公司這幾個月來簽訂的合同。”李葉廣打開保險櫃,拿出足足半米多厚的合同。
李瑞傑看著文件,又看看密布香江的紅旗與藍旗,心中充滿巨大的驚喜,沒想到短短數月,就有這麼大的收獲。可是看到後來,李瑞傑卻不禁皺眉,萬答的房產整體出租率不足50,某些戶型,某些地段,出租率甚至不足30。
如果萬答手下的物業僅是小還倒罷了,香江地少人多,隻要地段好,不愁出租,無非就是價錢要隨行就市低一些而已。可是萬答並購的都是中小型房產公司,這些公司的市值小,業務層次也低,萬答旗下的物業位置普遍不好,很多甚至位於居民區內。
李瑞傑還記得《李摘瓜傳》中,李摘瓜對香江樓市的運作有一句總結,“樓市好的時候賣,樓市差的時候租!”李瑞傑準備以此為依據管理萬答,甚至還準備將這句話鑲嵌在公司招牌下,作為萬答的經營理念,但是誰想還沒等他開始實施,就被現實打了臉。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樓市好的時候賣”還好辦,樓市差的時候租,你租給誰啊?剛才還開玩笑,讓趙亞芝幫幫他生意,沒想到竟然一語成讖。
李葉廣也注意到李瑞傑的麵色變化,“對於公司現在的情況,我倒是有個計劃,這是我的計劃書,你看看怎麼樣。”
李葉廣打開抽屜,取出一份文件,李瑞傑接過,隻見計劃書封麵一個大大的標題——《便利店企劃案》。
“便利店?”李瑞傑對便利店的印象就是那種街角的小超市,這些店鋪賣的東西通常都比較貴,可供挑選的商品也不多,隻能憑借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優勢,做深夜客戶的生意。
前世,李瑞傑自己買東西,都是去沃爾瑪、家樂福。大超市地段好,交通方便,而且品種多,價格還比便利店低,質量也比較有保證,一間超市之內,就可以將吃、穿、用,所有的東西買起。
不過,李瑞傑打開李葉廣這份計劃書卻發現事情跟他想的不太一樣。便利店起源於美國,1946年,創始便利店的德克薩斯南方公司,將營業時間延長為由早上7點至晚上11點,並從此將店鋪命名為“7eleven”,這就是711名稱的由來。1973年,東瀛伊藤洋華堂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特許協議。
便利店在華國大陸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大陸實行統一稅率,無論店鋪大小,營業額多少,店鋪的稅費和家樂福、沃爾瑪這樣的大超市是一樣的,包括5的營業稅,17的增值稅……開一家小店有15種稅費要交。
家樂福、沃爾瑪依靠規模效應,可以壓供應商的價,在零售時候,也就價格更低,獲取更高的利潤,然後憑著高額的利潤又可以在城市的黃金地段開店,吸引更大的客流量。如果一個城市裡開了一家沃爾瑪,那麼在它周圍5公裡範圍內,其他零售小店將遭遇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有“沃爾瑪5公裡死亡圈”的說法。
而在香江,戰後為了恢複民生,港英政府對小商戶給予了稅費優惠,小商戶隻要交兩種稅一是千分之一的注冊資本金;二是利潤稅,賺了錢之後隻要上繳17的利潤稅,如果不賺錢,就不用交稅,其他稅費全免。
這種本來隻是對於雜貨鋪的稅費優惠,後來又普及到小超市、小商店。現在港英政府對小商戶的界定是月營業額5千元以下,或者經營麵積280平方英尺以下的。
李葉廣認為,5千塊的頂是封不住的,可是這裡麵有一個空子可鑽那就是經營麵積,280平方英尺大約就是26平方米,這個麵積開一間小超市足夠了。
萬答的物業位於居民區內,是劣勢,同時也是優勢,這些物業就非常適合開便利店。李葉廣已經在萬答的物業中,初步選定了22處物業,用於開設便利店。
“我原則上同意萬答開便利店,不知道你有什麼合適的管理人選沒有?”李瑞傑說。
李葉廣正要回答,忽然傳來“鐺鐺”兩下敲門聲,“進來!”
“老板,總監!”隻見門外站的赫然是任智剛。
“約瑟夫,你不是去談一個大項目去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李葉廣一愣。
“項目已經談下來了,老板您請過目!”任智剛從手提的皮箱裡取出一份文件,雙手捧給李瑞傑。
“這麼巧,我也剛剛談下一個項目。”甘清林遠遠的走過來,邊走邊說。
李瑞傑看出來了,他們應該聽說自己回到公司,一個個趕回來見他這個大老板一麵。想來的剛才那名女職員給任智剛通了消息,李瑞傑就奇了怪了,在這個還沒有手機的年代,他們是從哪得來的消息?
“任總的消息好靈通,無怨的業務會做的風生水起!”
“甘總最近的業績也不錯,想來也是依仗了消息靈通之功!”兩人之間火藥味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