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長天!
東洲在大舉抓捕詭穀教弟子時候,雲風在繼續他的科研。此時正在研究的,就是嘗試在亞空間裡跟外界取得聯係。
按照雲慧和天風的記憶,亞空間裡無法跟外界通訊的,即使基於鏈子糾纏理論的實時通訊。亞空間不是不存在量子,也不是亞空間的量子跟實空間對應的量子沒有糾纏反應,是雲慧所擁有的超越天外飛人的科技,都沒有解讀出這種量子反應的信號。
按雲慧的說法,需要頂尖的科技文明才擁有這種技術,他主人遊曆的宇宙和各種文明,還夠不上級彆。
雲風曆言還沒有那個能力,他們實驗的是意念波通訊。讓兩人欣喜的是,在亞空間裡,意念通訊器依然能收到外界模糊的信號,這讓兩人欣喜若狂。意念波的解讀沒有量子信號那麼麻煩,隻要信號夠強,就肯定能實現實時通訊。
這個實驗非常重要,因為將來一旦出征外星係,空間距離可能是幾十幾百幾千光年,一旦進入亞空間,飛行的時間可能需要用年來計算。數年失聯,誰知道外界會發生什麼事。
既然還有信號,那麼接下來隻要增加意念波收發器的功率即可。
這個發現,也讓雲風曆言對空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親身體會亞空間跟實空間依然是同一空間。按照雲慧的理論,實空間是三維,加上亞空間就是四維,若是進一步算上次空間,那就是五維。這就是多為空間的本質,而不是有些人說的什麼加上時間。時間隻是空間運動的一個特性,並未物質,相當於一個實物體的質量、密度,顏色、硬度等某一特性。
比如從青龍山到天京,假設以步行速度為標準,需要兩年。你花費的時間不到兩年,就是放慢了時間,你花費的時間超過了兩年,就是加速了時間。若是運動速度超越了本空間的運動速度,那就可以穿越時間。
這項研究,不但對科技有意義,對修煉同樣意義重大。修士們打破空間或橫渡虛空,都需要對空間有深切的理解。當然,以雲風曆言的功力來說,這一步還早。但是對於他們的修煉之路卻非常重要,等於他們現在就領悟了分身境之後的境界。
聖人的洗一個境界是分身境。跟曆言雲風用科技手段製造分身有所不同,是憑元氣凝煉出實體肉身,相當於將能量轉換成物質,且每具分身都是三魂氣魄齊聚的,而不是單一的分魂。
雲風曆言不但實驗四維空間,還實驗五維空間,那就是能不能穿越次空間。要是能實現從次空間到亞空間再到實空間的穿越,他們就又可以傳造出新的絕招。
在雲慧的記憶裡,有一個修煉文明裡的某些人,可以隱身次空間,還能看到實空間。這種隱身術就是掌握了四維甚至五維技術,比雲風他們用元氣扭曲光線的隱身術強多了。扭曲光線隻能蒙蔽眼睛,身體還在那裡,彆人依然可以碰到或攻擊。要是能藏身與次空間或亞空間,實體攻擊或能量攻擊則全然無效,隻能進行精神攻擊,也就是利用念力,即意念波。
一旦專心與某一件事,時間就過得飛快。還沒等他們研究出有成效的結果,飛船的自動控製係統就提醒所有人再次進入緩衝艙,要結束亞空間飛行了。
這次,曆言雲風和所有至聖亞聖,都將天魂分身留在外麵不進入緩衝艙,以進一步親身體會從亞空間到實空間的穿越。親身體會就是領
(本章未完,請翻頁)
悟,這對他們將來進階分身之後的境界有很大的幫助。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結合了科技文明的修煉,必然比單純的修煉文明更高效。在單純的修煉文明,沒達到那個境界和實力,也就是不能讓自己的運動速度超越某個極限,是無法領悟空間穿越的。大量的修者在一步窮儘了畢生的精力都邁不過去。
又是一次撕裂的感覺,讓雲風曆言體會更深。當然,實時感覺上被撕裂,但他們的身體還是能承受,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因為天魂比那種穴位靈丹凝煉出的魂體強大得多,穿越是,天魂自發地催動元氣護住身體,讓雲風等人感覺到,修士要想徒身穿越空間,除了速度夠快之外,應該還需要強大的念力。
這也是一個修煉方向。聖人之後的境界,東洲數千年沒出現過,現在所有的至聖,都處於摸索階段。這次太空之旅,即使沒有經濟利益上的收獲,在修煉體悟上的收獲也讓高階修士們受益匪淺。他們起碼知道要想進階下一步,首先得進一步強化神魂,提升念力。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沒有明確方向的時候,眾人都是一頭霧水,不知該往哪裡走。
回到實空間,離星雲已經不遠了。那是一條絲帶一樣長河,隕石河。不但有隕石,裡麵還有氣體。隕石和氣體都能反射或折射光線,所以星雲看起來五彩十色,極其美麗。所有人都看呆了。真可謂此景隻應天上有,在東洲地麵上是絕對看不到的。
所謂的不遠是相對而言,飛船離星雲還有差不多上億公裡。這段路程,是需要以亞光速飛行的,還需要大半天的時間。不過母艦將停留在這裡不走,而是乘坐母艦裡攜帶的小型飛船前往。隕石流在高速運動,巨大的母艦靠過去很容易被隕石撞擊。數百米長的小型飛船也不能靠得太近,容易被卷入隕石流。抵達近處之後,隻能身穿戰偶進入。
這次來星雲,還無法安設星空監控器和太空武器,雲風隻是想結合天外飛人留下的資料,進一步勘察‘地形’,同時將天外飛人安置的通訊中繼站重新設置一遍,使其為自己所用,不但被外星人掌控。
所以,這次前往星雲的,隻有雲風曆言的天魂分身。其他人可以身穿戰偶,進行太空站訓練或者靠近星雲去觀賞,嚴禁進入隕石流內部,以免回不來。
雲風曆言的天魂分身也不進入隕石流,而是靠近之後,放出那五十四具分身去工作。為了區彆,我們且將他們的一百零八個大穴凝煉出來的分身成為二級分身,其他六百二十個小型穴位凝煉出來的魂嬰分身成為三級分身。
他們乘坐的飛船的控製中樞,同樣是曆言的三級分身。兩個人各自的五十四具二級分身,將留在隕石流裡麵一直工作。選擇適合地隕石坐上標記,為下一步安裝空雷和監視器做準備,以及找出天外飛人的信號中繼站並重新輸入程序。也就是說,雲風曆言的一級天魂分身僅僅是靠近看一看,然後放出二級分身就完成任務了。
隕石流繞太陽一圈的周期大約需要五年多。兩人的二級分身逆隕石流的方向運動,全部勘察一遍,也差不多需要三年。五十四具戰偶分身不需要吃飯,隻要能量足夠就行。為此,每一具分身裡麵都準備了大量的靈晶,足夠他們飛行十幾年之用。三年後,雲風他們會再次來這裡安裝空雷和更多的太空監視器,以及信號中繼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外飛仙抵達的時間,可能在五年之內,所以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飛到近處沒看到數千功力寬,呼嘯而過,奔騰不息的隕石帶,曆言雲風都非常震撼。大的直徑有數十公裡,完全就是一個小衛星。小的連粉塵狀也有。有些隕石互相撞擊,不是迸發出耀眼的火花。沒有高超的飛行技巧,戰偶進入隕石帶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粉身碎骨。
不過他們趕到時,恰好遇上隕石比較密集的地帶。安照天外飛人的資料,環狀星雲有些地方的隕石比較稀疏,速度控製好的話,大型母艦也可以穿越。以亞空間模式跳躍過隕石帶是非常危險的,這裡處於恒星引力的邊緣,加上高速流動的隕石帶,空間密度很不均勻。所以,飛船進出元星星係,基本上都隻能在實空間裡飛行。
至於從皇道垂直麵進出,那更行不通,垂直麵的的引力漩渦,會讓飛船高速自轉而失控。
放出二級戰偶分身,觀賞了兩天壯觀的星河,母艦啟航返回。這次不是直接用亞空間模式飛回元星,而是依次飛到外圍的各個行星,去探測礦藏,並且計劃建設星係天基防衛係統。同樣,還要清除天外飛人安置在各顆行星上的信號中繼站,使其為自己所用。
最外圍的以可行星被命名為暗州大陸,因為東洲上觀察,其若隱若現,反光很弱。反光弱,則表麵上黑色物體不然多。
母艦依然隻能停留在太空,不能降落,不然長達十公裡的龐然大物,想要脫離行星的引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這次,所有人都可以下去玩玩,穿著太空戰偶就行。雲風他們製造的太空站偶,可以足夠的加速度讓他們能安然返回。
當然,小型飛船也必不可少,戰偶帶不了太多的勘測和分析儀器,也帶不了太多的機器人。
暗星大約隻有元星的一般大小,得那降落之後,雲風吃了一驚,因為重力跟元星差不多,也就是說,這顆星球的重量跟元星差不多。
降落地點是一處天然的平曠之地。一走下飛船,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因為實在太平整了,像是人為。用戰偶使勁跺跺腳,居然沒留下一點痕跡。
曆言在忙於抽取空氣分析成分,雲風則抽出武器切割地麵,看看到底是什麼元素。分析之後,雲風大喜,居然是純鐵。我的天,這難道是以可單一元素的星球。
事實上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卻又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鋼鐵,很多地方的鐵都不要冶煉,直接取用就行。雖然飛船的材料不能用純鐵,但運回東洲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便利的是,這裡有大量的天然機場。
道佛儒法等弟子,尤其是墨家弟子,看得極為眼熱,誰要是在這裡建立一家煉鐵商行,幾乎可以壟斷東洲市場。科技高速發展,東洲正需要大量的鋼鐵。
各家首腦都湊近雲風,試探雲風的態度。
雲風想了想,對眾人道“飛船足夠之後,我希望東洲的礦產商行都飛出來開發行星,而不在東洲挖礦。
具體的利益如何分配,回去再商討,我們先在這裡建設一個基地。對了,天外飛仙肯定建有基地,都去找找。
注意了,基地護罩建好之前,儘可能不要脫下戰偶,這裡的空氣沒有氧氣,不能呼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