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當然,從電影的觀賞性來說,芳華確實好看於歸來。
至少文工團這個群體和他們的生活,普通人就很感興趣,更不要說還有那些年代感的美麗照片,那些大長腿、泳裝照,身材婀娜的女樣板戲演員等美麗劇照。
同為嚴歌苓的,歸來截取了原著陸犯焉識的一小部分,以人生的大悲情,情感的大真摯為主題,描繪了一段錐心刺骨又倉促莫名的情感。
整部電影老謀子拍的深沉冷靜,絲毫也沒渲染個人外的情感,就像一部冷靜的攝像機拍攝了真實曆史。
其中幾個模糊處理的時間結點,給人以深深遐想。
陸焉識為什麼被關,偷跑回來為什麼被抓,他的妻子為什麼對麵相逢不相識,隻能風雨無阻的在5號一遍又一遍的去車站接陸焉識,這其中都經曆了什麼
這些沒有解釋清楚的事件,沒有拍攝出來,或者說不能拍攝出來,但是點出來後,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或者假裝不懂的人,因此諷刺挖苦導演,那就沒什麼好說了。
跟歸來通過陸焉識反映的知識分子的命運變遷不同,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自傳你觸摸了我,主要刻畫一個文工團團體的故事。
電影通過青春洋溢的文工團,被排擠的新人何小萍,好人劉峰被冤枉,還有其他高乾子弟、右傾家庭子女等身份的團員,刻畫了那代人的青春,還有當時戰爭的殘酷,致敬了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青春。
電影中摻雜了很多導演的個人情感,加入了諸多商業考量,因此有些細節很不真實。
演員的著裝和對話最為明顯,文工團男女之間的開放程度和新潮的語言,都毫無那個年代的感覺。
團裡麵關於墊胸、牛仔褲的調戲,女領導的杯子也是現在的杯子,那個時代的物品元素,也不符合。
至於電影的情節,電影中男兵、女兵生活化的場景表現,而那個時代、原著中,隱含的人與人之間的緊張、對立卻沒有刻畫出來,倒像是個現代的校園青春故事。
官二代、富二代學生合夥擠兌小氣、沒見識,犯錯的窮學生,一個綠茶婊女同學遊離於幾個男生之間,添狗男主角沒有好下場,等等。
原著和那個時代該有的禁欲主義氣氛、不同階層人的對立沒有,可以營造的時代感,卻又好似文工團版的陽關燦爛的日子
導演用電影視覺語言呈現的也都是對那個紅色年代的意淫,充滿毫不掩飾的讚美留戀
這些與真實的那個年代相比,已經不是某些影評人評價歸來是截取溫情片段,製造煙幕彈,粉飾太平,可以說就是篡改塗抹,進行個人化重塑。
從這一點來說,歸來在時代背景,呈現時代物品、人物語言等細節上,要真實的多,更沒有加入創作者的個人喜好厭惡。
而這種態度才是一部文藝電影,對那段曆史,對所有觀眾該有的最大尊重。
可正因為如此,歸來整部電影顯得沉悶、嚴肅、冰冷,觀賞性不足,無法吸引到更多年輕人進入影院觀影,所以票房成績也遠不如芳華。
而芳華在數次調檔,不斷炒作,首日衝票房,後續占住排片後,最終憑著病毒式的口碑營銷,取得了超十億的票房。
倒是電影結尾,男女主角一個殘,一個病,天造地設,相依為命,再結合其他文工團成員,要麼當上大老板,要麼嫁給富商,要麼出國生活,都成為了掌握時代絕大多數話語權的代表形象,算是有了一些黑暗幽默和諷刺的意味。
但是電影後端倉促的處理,沒有任何著墨敘述,有多少年輕人會注意到,會想明白男女主悲慘處境的原因
有人說芳華是小鋼炮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電影,就差那麼一點,他或許就能從大導成為大師。
周夏對此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