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童瑤瑤!
京城,皇宮,太益殿。
益皇趙泓煜端坐在龍椅上,麵沉似水,麵前龍書案上是剛剛宣讀完的奏折,青州的告急折子。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
趙泓煜開口道,“青州大旱,糧食減產七成,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
“而且,柳州和泰州上來的折子也說,己有大批災民流落到他們的轄區了…”
“如何應對?”
眾臣相互看看,最後,都把目光投向前麵的大皇子趙子炎和丞相範仁正身上。
見無人出列,大皇子一步跨出抱拳行禮道“父皇!兒臣以為還是老辦法,放糧賑災……”
“父皇!”
二皇子趙子勇接著出列道,“連年賑災,隻怕戶部也沒有餘糧啊!”
“童愛卿!”益皇把目光看向戶部尚書童國安。
戶部尚書童國安正微眯著眼睛,老神在在的站在那裡,聽見皇上問話,忙上前一步。
“回陛下!年初時,為應不時之需,臣曾去南越采購了一批糧食,可暫時頂上。”
“哦!不錯,不愧為國之重臣,心念天下蒼生,未雨綢繆。”趙泓煜點頭讚道。
“陛下謬讚!此乃臣份內之事。”童尚書謙虛道。
而在他心裡卻是暗暗歡喜“多虧寶貝女兒提的建議,早早去南越購糧,才有今日朝堂之上的露臉啊。”
“陛下!事不宜遲,請速下旨放糧。”老丞相範仁正出列道,“另外,可以讓柳州和泰州收納部分難民,以分擔一下青州的壓力…”
“好,那就讓童愛卿酌情調配糧食吧!速速運往災區。”益皇歎氣道,
“並通知柳州刺史和泰州刺史,令其務必妥善安置難民…”
“臣等遵旨!”
“退朝!”
趙泓煜袍袖一揮,轉身而去。每每有災情奏報,益皇的心情都會很沉重,偌大的益國簡首讓他操碎了心。
回到禦書房,趙泓煜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開始鬱悶的揉眉心。
“陛下!”
大太監拿著一份奏折遞了過來,“陛下!這是剛剛送來的奏折……”
“放那吧!”益皇擺擺手,一時懶得批閱。
“六殿下的,加急的!”魏琦補充道。
“加…”趙泓煜抬起頭來,接過奏折道,“不會是漳州也鬨災荒了吧!”
他小心的打開奏折,慢慢看了起來。
片刻後,趙泓煜突然拍案而起,“傳範丞相和童尚書速來禦書房。”
“哈哈哈!”
大太監魏琦一頭霧水,心裡嘀咕“陛下今天這是咋的了?一驚一乍的…”
原來,這道奏折正是漳州趙小六送來的,上麵詳細的介紹了吳心推行的‘青苗法’,並對吳心這個縣令大加讚賞。
範丞相和童尚書回到府上,剛剛脫下朝服,一杯茶尚未喝完,傳旨太監就到了。
二人又慌忙穿好朝服,首奔皇宮禦書房。
到了禦書房,隻見益皇在朝會時的一臉陰霾己蕩然無存,此時正滿麵春風的在龍書案前來回踱步呢。
“參見陛下!”
“見過陛下!”
二人跪下行禮。
“平身!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