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童瑤瑤!
“長原縣城建公司”是吳心為本縣設計的支柱產業,同時也是縣裡的一個主要創收項目。
因為,當地不靠山,不臨水的,土地也不肥沃,也沒有其他可開發的資源,唯一的優勢就是本地的匠人多。
木匠、鐵匠、泥瓦匠……各種手藝人比比皆是,平日裡務農種地,農閒時,走街串巷的去外地耍手藝,賺點零花錢,來養家糊口。
所以,根據地方特色,吳心在設計“美麗京都”計劃時,便找來了長原縣的縣令,讓他們縣衙出麵,成立一家或幾家建築公司。
從而,把縣裡的手藝人集中起來,形成規模,為“美麗京都”工程服務,讓他們發光發熱。
同時,這也算給縣裡增加一項業務,無論是縣衙或百姓,都能從中獲利。
“長原縣城建公司”就是縣裡基建行業的領頭羊,下麵有十幾支工程隊,員工有上萬人。
公司的大掌櫃姓馮,西十來歲,身體健康,頭腦靈活。
因為,眼睛特彆大的緣故,所以,大家都叫他“馮大眼”,久而久之,其真實名字倒是很少有人知道了。
馮大眼是個多才多藝的技術性人才,據說,民間常見的“八大匠”裡,他自己就會七個工種,而且,還樣樣拿得出手。
馮大眼不但技術過硬,而且,還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手底下經常帶著一支小隊伍,為鄉裡鄉親、十裡八鄉的人家蓋房子、打家具啥的……
在當地,他算是頗有點名氣,加上與縣衙裡又沾親帶故的,所以,縣裡就把“城建公司”老大的位置給了他。
當小湯五在工地上找到馮大眼時,這家夥正領著一幫人砌牆呢,左手拿磚,右手揮刀,乾的風生水起,熱火朝天。
一聽說是吳大人找他,馮大眼立刻將瓦刀一扔,臉都沒顧上洗,一溜煙,就跑了過來。
對於城建公司,或者說,對於馮大眼這些工匠們來說,吳心吳大人無疑就是他們的財神爺,或者說是救世主,不但指導他們縣組建了公司,還給他們安排活乾。
這樣的大官,好官,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馮大眼和手下的工匠們也粗略的算過,這一年下來,他們掙到的工錢比縣令大人一年的俸祿都多。
所以,他們都把吳心這個京兆府尹當神一樣在心裡供著,就差沒有一天三炷香了。
所以,聽說吳大財神爺找他,馮大眼就放下一切,屁顛屁顛的跑來了吳府。
“大人!你找小的……”
馮大眼激動的站在吳心麵前,雖然見過一次麵,但,他仍然有點拘束,一隻手不停的摳著衣袖上泥巴。
“坐吧,隨便一點,咱吳府沒恁多規矩……”吳心指了指身旁的椅子笑道,“就當自己家一樣……”
“謝大人!”
馮大眼拉了拉椅子坐下,也不敢坐實,半拉屁股搭著椅子麵,前傾著身子,等候吳心問話。
“老馮啊!”
吳心呷了一口茶,又看了一眼馮大眼身上的泥巴,漫不經心的說道,
“你如今是公司大掌櫃的了,主要工作應該是管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身先士卒,事事衝在第一線了……”
“大人說得是……嘿嘿!”
馮大眼憨厚的笑道,“主要是我看到誰乾活墨嘰,就著急,忍不住抓起家夥上去比劃一下……”
“嗬嗬!”
吳心也笑了,“看來,還是你手藝好,不然,怎麼跟人比?聽說,民間有‘八大匠’,你會七樣……是真的嗎?”
“大人!您將那‘嗎’字去掉……”
馮大眼一聽吳心問起手藝上的事,頓時來了精神,“不是俺老馮吹牛逼!八大匠我樣樣都通,隻是,拿得出手的就七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