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童瑤瑤!
吳心和蕭丞相並馬而行,邊走邊談,像一對多年的忘年交好友,一路上探討著治國方略和社會民生。
談古論今,侃天說地。
吳心用前世五千的文化底蘊,忽悠一個古人,自然是綽綽有餘,時不時的就令蕭丞相瞠目結舌,豁然開朗。
從社會變遷到朝代更替,從民族文化到風土人情,吳心都能信手拈來,如數家珍。
蕭丞相都聽懵了,這學識、這眼界,這治國的理念,怎會是一個二十歲的少年該有的?
然而,事實就在眼前,又讓人不得不信,什麼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在吳心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而吳心呢?
通過與蕭丞相的談話,也對北奴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心裡對戰後的治理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另外,從談話裡,吳心也看出來這蕭丞相是一個好官,胸中都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此官可堪大用!
三日後,黃昏。
南塘軍逼近赤焰城,離城十裡安營紮寨。
此刻,夕陽西下,天空染上了一抹絢麗的橙紅色,宛如鋪開了一幅巨大的油畫。
草原上,秋風乍起,吹起草浪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彆有一番韻味。
吳心迎風而立,望著遠處的赤焰城暗自盤算“天要冷了,此戰要速戰速決啊!”
蕭丞相瞅了瞅吳心,欲言又止,他想立刻進城,又擔心眼前這個少年不放人,心裡是忐忑不安。
吳心看到蕭丞相的神色,心知肚明,微微一笑道“蕭相!送君千裡,終有一彆。你進城去吧!”
“告訴守城的將軍,做好準備,明日一早,本殿下就會攻城!同時,也要告訴城中百姓,明日莫要出門……”
“好吧!”
蕭丞相苦笑點頭,與吳心拱手道彆,帶著人首奔城門而去。
其實,赤焰城裡何須蕭相帶話,兩日前,守將元金彪就收到了探子送來的消息,南塘軍己經抵達雍州,隨時可能北上。
所以,這兩日,城中大軍都在做著守城的準備。
好在,朝廷增援的幾萬鐵騎也己到位,加上赤焰城原有的駐軍,粗算一下,城中大軍依然有十二萬之多。
任誰也沒料到,南塘軍來得如此之快,朝廷來不及調集兵馬,以至於,還有十萬大軍趕在增援的路上。
城中的百姓也聽到了消息,更聽說過南塘軍的厲害,所以,當下的赤焰城中,風聲鶴唳,人人惶恐。
風蕭蕭,馬蹄聲聲。
夕陽的餘暉裡,蕭丞相帶著一隊人來到了赤焰城下。
守城士兵是有人認得蕭權的,知道是去大益和談的使臣,急忙去稟報將軍。
元金彪聽到蕭丞相回來了,親自迎接道大門之外,他想第一時間知道和談的結果。
“蕭相!蕭相……”
元將軍未等人下馬,急切問道,“與吳心談得如何?大益是否用兵……”
“唉!甭提了……”
蕭丞相擺擺手道,“白走一遭,徒勞無功。吳心己在十裡之外紮營,明日一早攻城!”
“啊……”
一宿無話,次日。
天尚未亮,元金彪己經升帳。
隻見他金盔金甲,手握戰刀,居中而坐,一臉的肅穆之色。
兩邊的副將、偏將也是威風凜凜,左右站立,不失傲然之氣。
“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