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寵大太監!
莫禦史的話落,大殿內有一瞬間的安靜。
啥情況,莫禦史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因為不滿皇上的責罰,要請辭。這不是在公然表示,自己對皇上不滿嗎?
唐無妄心中先是一緊,繼而充滿了無奈。這莫大人,當真是寧折不彎。
他知道,若是嚴格說起來,莫大人已有婚書的事情,完全算不得欺君的。
而那個婚書,更多的看起來不過像是一個笑話。
若是要因為那樣一張紙,把一個跟自己僅見一麵,見一次麵就跑了的女子捆綁在一起,把她置於正妻之位,本就不合常理。
所以皇上給莫禦史的處置,很明顯是帶了私人情緒的。
但誰能說皇上的不是呢?
文武百官都等著皇上的雷霆之怒。
然而雷霆之怒沒有等到,等到的是皇上的溫言軟語“既然莫愛卿一心求去,身為禦史,力求做文武百官之表率,朕深感欣慰,若是不成全莫愛卿,就顯得朕太不近人情了。是以朕允準莫愛卿的請求,從即日起,剝奪莫愛卿的功名,流放三千裡。”
就在所有人都為皇上罕見的好脾氣感到驚訝的時候,卻被皇上的流放三千裡這幾個字打得腦子一陣發懵。
懵過之後,紛紛作鵪鶉狀,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以避免被皇上所遷怒。
有人欲出列為莫大人求情,流放三千裡對一個讀書人來說,還沒有走到目的地,隻怕就已經死了。
唐無妄見狀,立即出列,跪地俯首高呼“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已經折了一個莫禦史了,他不忍在見到其他的人被卷進去。
有人反應過來,也紛紛俯首高呼萬歲。
那個想出列為莫大人說話的官員被唐無妄這般一弄,也不好在鶴立雞群的站著,隻有一並跪下。
隻是心中仍舊憤慨不已,想要替莫大人說話。
他身邊站著的一個官員趁著都跪下的時候高呼萬歲的時候,小聲跟他道“你就不要找死了,你即便是在有道理,皇上也不會聽的。”
很明顯啊,皇上是在報複莫大人啊!
那天莫大人想要替過去的冤假錯案平反,已經徹底惹怒了皇上,皇上顯然是已經對莫大人起了殺心了。
莫大人說的那些案子,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大案,那樣的大案,若非皇上首肯,如何判?
那想要為莫大人說話的官員,心中一片悲涼。
難怪啊,難怪莫大人要辭官,這樣的君主,如何值得他們為之肝腦塗地。
唐無妄知道了皇上派人暗殺莫禦史的事情,但他仍舊沒有料到皇上會如此處置莫大人。但他也無力,他已經勸過莫大人了,奈何莫大人說在其位,謀其政。若皇上不喜,本官唯有辭官不乾。
然莫大人是辭官不乾了,可皇上卻是不願意放過他的。
封雲深倒是很淡定了。
皇上以前雖然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但他知道皇上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下朝過後,封雲深吩咐東月“派人把莫大人從路上救下。”
東月領命離開。
這個時候東廠的錦衣衛總旗譚耀匆匆到了封雲深跟前,小聲道“督主,有消息了。”
“京紫在華坤宮一處隱秘的地方發現了燒紙錢的痕跡,在那四周撿到一個女子的耳環,調查出來是華坤宮一個掃地宮女到東西。那掃地宮女跟皇貴妃宮裡的一個宮女是同鄉,紙錢是為那同鄉燒的。那宮女在事發當夜,在皇貴妃宮外跟她那同鄉見麵,看到了文嬤嬤出現在離皇貴妃宮中著火點很近的地方,但沒有親眼目睹文嬤嬤縱火。”
“那宮女現在在何處?”封雲深問。
“已經被我們的人暗中控製了。”譚耀恭敬的道。
“放出風聲,皇貴妃之死與皇後有關,東廠似乎已經掌握了部分證據了。”封雲深道。皇後此前把所有的痕跡都抹去了,所以對於皇貴妃的案子有恃無恐,所以即便是他查,皇後也依舊十分泰然。
如今有點苗條了,適時放出風聲,正好逼皇後檢查自己是否出了紕漏。
“是。”譚耀領命離開。
皇後昨夜休息得很晚,皇上因為昨夜之事,遷怒於她,說她沒有管好後宮,罕見的批評了她。
皇後當時氣得隻想抓花皇上的臉,但出了這樣的事情的確是她的疏漏。
而且那兩個賤人還傷了十二皇子,這個仇,她一定會報,自然會徹查。
那兩個她連名字都不記得的宮妃,也不曉得失寵多少年了,這樣的人,要想從冷宮出來,若無外援,是完全不可能的。
文嬤嬤看著精力不濟的皇後,心疼的道“娘娘無需太過憂心,那幕後小人,想必很快就能查出。”
皇後微微頷首。
她對後宮的把控一向很強,宮中各個位置明裡暗裡都有她的人。包括在冷宮那一帶守衛巡邏的,也有她的人。
隻是昨夜出事前後,他們那邊並沒有發生任何異樣,便隻能從其它方麵查了。
文嬤嬤道“娘娘昨日應該阻止皇上立即處死那兩人的。”這不是把活生生的證據給毀了嗎?
文嬤嬤覺得,她永遠都不會理解皇上的腦回路。
皇後淡淡的道“無妨,那兩個瘋女人抱著的是必死的決心,這樣的人,是審不出任何東西的,平白看著添堵。”
文嬤嬤稍加思索,覺得也是,便不再言語。
德妃那邊聽聞皇後在查了,也不慌,優雅的讓宮女給她染指甲。
她去見冷宮的妃子的時候,可沒有大張旗鼓的去。
都是夜裡低調的去的,皇後即便是查,她也不擔心皇後查到她身上。
在這後宮,若是沒有點本事,早都已經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稍晚一些的時候,文嬤嬤道皇後耳邊小聲說了些什麼,皇後聽了之後,臉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難儘。
她不曾想,封雲深竟然查到她的頭上來了。雖然她的確故意栽贓德妃,但恐怕要讓封雲深失望了,皇貴妃,並不是她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