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觀?
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極度悲傷到腦子都有些混沌的陳二嫂,第一眼並不知道這是代表什麼意思。
但根本無需她去猜測。
那些站在她旁邊的婦人和村民,見到那王旗燒出的朝元觀三字,又想起陳二嫂剛剛的懇求。
頓時就明白...這就是池王爺所給出的神啟啊。
沒有半點猶豫。
身旁的一位婦人,立刻看向正在迷茫發呆的陳二嫂,連忙摟了摟她的肩膀,指著那王旗,急促道。
“陳二嫂,快醒醒,彆發呆,彆發呆了。”
“找幾個人去朝元觀看看,這是池王爺給你的提示啊,你家昨天走丟的那個兒子,現在肯定就在朝元觀啊。”
並不隻是一位婦人。
身旁的其他人,也是紛紛讚同的附和起來。
“是啊,陳二嫂,快點去朝元觀啊。”
“池王爺竟然真幫忙尋了下,太好了,真當是太好了。”
“哎呦喂,池王爺,您怎麼就不幫幫我,不來幫幫我啊,我家兒子也丟了,現在都沒找回來啊。”
“真好啊,池王爺可真是宅心仁厚,即便先前擲杯筊的時候,被陳二嫂闖入打斷,都沒有計較,反而是幫忙尋起了那娃子。”
“這就是池王爺,這就是咱們鷺島的總巡王啊,而且剛剛可是池王爺自己降下天雷,把這王船給點燃了,那最近的災厄,肯定也解決了。”
“......”
在這些議論聲中。
陳二嫂終於是回過神來了,連忙用力抓住麵前的王旗,更是無比用力的朝著地麵磕去,沙啞的哭喊道。
“大慈大悲池王爺,仁心仁術池王爺。”
“謝謝您,謝謝您,來看了一眼,幫忙尋到了那娃子啊。”
磕了三個頭後。
陳二嫂隨即踉蹌的站起,也不顧額頭磕出的血印子,直接就向著朝元觀的方向跑去。
而不止是她,有很多好奇的村民,亦是跟著同行,甚至一位有麵包車的收魚販子,專門開車來讓眾人上車。
一起去那朝元觀,看看能不能尋回那娃子。
現在,既然池王爺都這般的照顧陳二嫂母子,作為信徒和村民,自是也得儘可能的出手相助。
跟著神明腳步之後,行善事,準是沒錯。
......
雖然王船還在燃燒。
但在桅杆倒下的那一刻,顯現出來的池王爺虛影,便徹底隱去了。
這次池王爺之所以能親至於此,關鍵就在於...那何厝村的眾多村民,以自身的願力加注於這艘王船中。
由此建立起了聯係,讓池王爺能夠跨越地絕天通的桎梏,來此解決這後續即將引發的災厄。
很明顯。
這閩南的送王船民俗,之所以社會出現了種種變遷,還能夠千百年的流傳下來,這無疑就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