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南園62號。
今天又是周末,陳耀東赴約前來給朱光遣老爺子送畫。
他沒有遇到上周那幫子來這下棋的老頭,卻是碰到了好幾個77級的北大學生。
“哈哈,我就猜到今天小友會過來,怎麼樣?可是畫稿已經完成了?”
“正是,朱老先看看,若是有不滿意的地方,我今天把工具一起帶來了,可以隨時再改改。”
“好好好,畫的事先不急。老夫先給小友介紹幾個我北大的優秀學子與你認識。”
事實上,從陳耀東進來開始,他就已經和朱光遣家裡這幾個北大的高材生相互打量過了。
嗯,確認過眼神,都是不認識的人。
但是,
他們手裡拿的雜誌,陳耀東卻非常熟悉。
因為就是最新一期的《燕京文藝》。
上麵還有他的一篇文章呢。
幾個北大的學生聽到朱教授要為他們‘引見’這位小畫家,也都紛紛走上前來。
“這位是老夫此前在什刹海公園散布時結識的一位小友,他叫陳……”
朱光遣先替自己的學生介紹陳耀東的身份,但是吧,這平常小友小友的叫順口了,全名還真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
見狀,陳耀東也不讓老爺子為難,自己站出來做了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你們好,我叫陳耀東,愛好是畫畫,唱、跳還有籃球。”
他話音剛落,耳邊就響起了熟悉的BGM……
“耀東和你們一樣,也是今年的大學生,他考上的是北電導演專業。”
好吧,是陳耀東幻聽了,其實他聽到是朱光遣對他自我介紹的補充。
至於老爺子話裡把77級北大學生和陳耀東這個78級北電學生說成都是今年的大學生,這話放在以後或許是個漏洞,但是這裡還真不是。
因為這一屆77級的北大學生,今年2月份才以新生的身份正式入學。
他們和即將入學的78級新生,相隔隻差半年。
再說現在,陳耀東介紹過後,北大的幾位學生也都一個個主動的套用了一下陳耀東的模版,介紹了一遍他們自己。
“陳同學你好,我叫查劍英,77級北大中文係,我喜歡…”
這位查劍英同誌在說自己愛好的時候,揚了揚手裡的《燕京文藝》雜誌,又繼續道:“我喜歡讀書,無論是散文,詩歌,還是小說。”
沒錯,這個年代讀書是一個愛好,一個可以驕傲的大聲說出來,並且還不會被周圍人嘲笑的愛好。
陳耀東友好的朝這位查劍英同學點點頭,然後就聽她旁邊一個長得頗為成熟的男同學也開始套起了模版。
“小陳同學你好,我叫李迎民……”
小陳同學?
好家夥,你老師都叫我小友,你叫我小陳同學,活該你長得最成熟啊。
最後一個站出來做自我介紹的北大學生和查劍英一樣,也是一個女生,叫王小瓶。
陳耀東剛才沒有認出對方,但是在這人介紹之後,他才回想起來,自己前世還真和對方產生過交集。
彆想歪,不是那種肉體與靈魂的交集,隻是單純的見過。
因為這位後來也進了娛樂圈,是一個編輯,後世大名鼎鼎的《甄嬛傳》和《羋月傳》,就是她的代表作。
另外,她的老公是鄭曉龍……咳咳,也就是《甄嬛傳》《羋月傳》的導演。
人家夫妻聯手,確實不同凡響。
當然,現在和老謀子一樣,都很‘青澀’。
相互打完招呼過後,陳耀東並未忘記自己的來意,再次提議讓朱光遣‘驗收’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