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東卻陷入了對人生的思考當中。
原因是他覺得這期《未名湖》雜誌如果沒有他這篇《理想》,可以說毫無亮點。
用後世的銷售學來說,一個產品想要賣的好,除了本身的質量外,另外一個特彆重要的就是宣傳。
結果陳耀東聽下來,似乎關於《未名湖》雜誌的宣傳也沒有到緊鑼密鼓的地步,甚至隻能說中規中矩。
所以,為什麼這期雜誌會賣的這般好呢?
查劍英並未完全解釋清楚。
不過陳耀東卻自己想明白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時代因素!
是他低估了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對於‘知識’的渴望。
沒錯,詩詞也是知識!
而且是這個時代極具代表性的一種知識。
若非如此,海子也就不會寫出‘麵朝大海,春暖花開’;顧城也就不會寫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北島也就不會寫出‘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陳耀東也就不會寫出……咳咳,他就算了。
想通其中的關鍵之後,陳耀東腦海裡冒出了一個賺大錢的想法。
隻是很快就因為1978年警告,讓他的想法直接胎死腹中。
不過他正鬱悶的時候,就見查小姐取出一個信封遞了過來,這讓陳耀東一掃剛才的陰霾,好奇的盯著這個信封。
然後就聽查劍英解釋道:“這裡麵有五張大團結,其中四十八塊是我們《未名湖》雜誌按照國家對於詩歌的最高稿費標準發給作者的稿費,另外兩塊錢是為了感謝陳耀東同誌你給我們的校園雜誌起了《未名湖》這個名字的‘起名費’。”
正如小說和翻譯稿都有稿費標準一樣,詩歌也有一套獨屬於它的稿費標準的。
這個標準是‘千字’10到20元。
之所以打引號,便是因為一首詩歌不可能真的寫那麼長。
這裡的‘千字’,是按照行數來計算的。
一千字等於二十行詩歌。
所以:
這個
年代
的
詩歌
都是
這樣式的。
《理想》有48行。
按照二十行等於一千字的要求,就有2.4千字。
《未名湖》給定的是最高標準,那就是千字20元。
2.4(千字)X20(元/千字)=48(元)。
不過老實講,陳耀東其實對於他們《未名湖》能夠按照國家給詩歌定的最高稿費標準來給自己結算稿費就已經很滿足了,沒想到居然還有起名費。
雖然不是太多,但這好歹也是意外之喜。
而且也彰顯了對方的誠意。
要不是他記憶庫裡一時半會人想不起來其他合適的詩歌,都想再和對方合作一把。
畢竟,五十塊錢在這個年代真的不少了,比許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都要高。
更關鍵的是,他的‘成本’低啊。
好比這首《理想》,就隻是陳耀東花了十分鐘不到謄抄出來的。
‘唉,早知道,前世多背一點現代詩好了。’
值這時,章德凝見他們之間的事情談得差不多了,終於出聲道:
“辰東同誌,我能單獨和你聊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