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附議。”一位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漆刷的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戴著黑色展腳襆頭官帽,身穿紫色袍衫、束金玉帶十三銙,腰間懸掛一金魚袋,氣度相當不凡,他娓娓說道,“臣以為房令公所言極是,有才不在年高,此等少年俊傑,理應入朝鍛煉一番。”
朝堂又湧起一陣騷動,房玄齡的孟浪已驚駭眾人,卻不曾想到兵部尚書杜如晦,堂堂蔡國公也大力舉薦那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遠山侯薑玄。
李世民倒未預料到自己的左膀右臂居然如此看好薑玄,他有些詫異地望了二人一眼,又將目光投向始終帶著笑意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見狀,不假思索地說道,“臣讚同房令公與杜尚書的提議。”
“諸位愛卿可有不同意見?”李世民銳利的目光巡視著殿內大臣的各色麵目。
緘口不言的武將裏,終走出一人,尉遲恭瞥了幾眼左側的文官,略顯粗魯地稟告,“陛下,常言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一遛便知。不妨給他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也好讓那些心懷不滿之輩心服口服。”
“敬德,慎言。”孔武剛健的秦瓊在一旁小聲提醒道。
程咬金其實不願薑玄太早步入朝堂,但此時他再出言反駁也無濟於事,隻好隨著尉遲恭的節奏搭腔,“臣附議。”
李勣與秦瓊緊隨其後,“臣附議。”
李世民玩味地盯著大殿內一眾肱股之臣,而後笑了笑,“看來諸位愛卿皆是惜才之人,此事朕自有考量,容後再議。”
朝臣麵麵相覷,本想有文官武將的大力舉薦,那少年入朝一事必然塵埃落定,卻不曾想到皇帝陛下又將此事暫時擱置下來。
但他們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來自昆侖的少年除非自毀前程,否則將來在朝堂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
散朝後,李世民踱步來到麗政殿,他揮退欲知會長孫皇後的女婢,步履輕盈地邁向珠簾後,慵懶地斜挎在床榻之上,閉目假寐。
仙姿佚貌的長孫皇後見狀,放輕琴聲,頓時殿內猶如一泓清泉,緩聲流淌。良久,李世民懶懶地說,“沒想到那小娃娃的人緣倒是不錯。”
長孫體態優雅地坐在床邊,雙目顧盼生輝,輕笑一聲,並未言語。
李世民自顧自地說道,“朝臣提議召那小娃娃入朝,我卻有些猶豫不決。”
“二郎在擔憂什麽?”長孫一雙柔夷輕捏著他的肩膀。
“朝堂是個大染缸。”李世民搖搖頭,“那小娃娃看似少年老成,精於世故,實則赤子之心,秉性純良。可一旦步入朝堂,必將身不由己。”
“雛鷹最終還是會翱翔天空。”長孫微笑,話鋒一轉,“二郎可答應我要收他為弟子的。”
李世民啞然失笑,“倒是差點把這茬忘記了,所以...觀音婢也覺得此時入朝早了些?”
“站在師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早了些。”長孫坦然回道,“但朝堂之事,二郎切不可與我談起。”
李世民算是聽明白皇後的意思了,作為師傅她不希望現在就把自己徒弟丟進染缸。但又不願她的想法影響到朝堂決策,這有違她不涉朝政的原則。
“此事再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