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情形,你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圍堵他欺負他了吧,而之前在家裏我就問過他,學堂裏有沒有同窗欺負他,他為了能繼續在這學堂讀書,回家一直跟我說,同窗們都是很友善很好,對他也很照顧,結果今天不是我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這就是所謂的照顧很好。
試問,這樣心地善良的孩子,他會撕你的大字嗎?他又為什麽要撕你的大字?”
池月當然是站在自家娃的立場,隨後想想,萬一真的是李強撕的呢,又反問了一句。
就算真的是李強撕的,肯定也是這周浩言不對在先,實在是惹急了他們家李強才這麽做的。
周浩言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但是那些孩子們都是跟他說是李強撕的,於是他就把跟他說的幾個孩子點了名,先生直接叫了那幾個孩子過來。
那幾個小學子被叫過來,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心中有些忐忑,這會兒都放學了,家人都來接了,他們要是一時半會不出去,回去晚了免不了也要被盤問一番。
要是今天在學堂裏發生的事,被爹娘知道了,定然討不了好。
在那幾個孩子被傳來的時候,池月已小聲問了李強,到底有沒有撕周浩言的大字?
李強是真的沒撕,是別人陷害他的。
池月還是相信李強的,既然李強說不是他,那肯定就不是他,這樣就好辦了。
幾個學子來了,池月用了老辦法,給先生尊重跟他商量,分開提問這些孩子們是什麽時間點,看到李強怎麽撕的周浩言的大字,這兩個問題必須得問清楚,這些孩子們也必須得回答清楚。
先生也是挺喜歡李強的,並不希望他被冤枉,但是那幾個孩子雖然皮是皮了些,卻也不應該會誣陷同窗。
要真是那樣的話,說明他這個先生教的有些問題了。
一個孩子兩個孩子那樣就算了,這好幾個呢,可也不想冤枉了好人,同意按照了池月的方法。
除了周浩言,一共四個學子,得出來的答案,一人一個樣。
很顯然他們在撒謊。
然而這並不足夠證明李強是清白的。
池月當著先生的麵挨個的提問了幾個孩子,另外一個問題。
“有兩個學子都已經說了,是你出的主意陷害李強的。”
被問的小學子一聽,立馬就炸毛了。
“不是我,是烏思年說的,這個主意也是烏思年出的,不是我。”
輪到另外三個孩子如法炮製,而他們說出來的也是烏思年。
周浩言也說,告訴他大字被撕的人,就是烏思年。
那麽到底怎麽回事,水落石出了,禍頭就是烏思年。
烏思年為什麽要陷害李強呢?
想到烏這個姓,池月看向老先生問道:“請問先生,這烏思年家住何地,您放心,我不是要去他家裏鬧。”
她猜的沒錯的話,這個烏思年很有可能,就是當初找人陷害她的那個烏掌櫃家裏的孩子。
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父親就是個惡心的老奸巨猾,兒子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小小年紀就知道陷害人了。
池月這麽一問,老先生也想起了池月鹵肉一事,當時在鎮上可是鬧得沸沸揚揚。
老先生朝著池月點點頭,“他就是烏掌櫃的兒子。”
池月還有什麽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