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被秦大夫問的一愣,然後幹笑兩聲道:“我這不是覺得,那些東西吃起來味道太淡了嗎?總是吃那一個味兒,就是有一次吃藥突然撒了一點在菜裏,然後發現味道挺好,由此啟發的哈哈……”
池月昧著良心瞎說了一通,好在說的也通順,大家夥點點頭。
原來如此。
華建安對池月的那些調料就非常感興趣,表示要從她這裏買這些調料配方。
秦柔婉也表示要買調料配方。
那些調料池月倒是存了不少,但要說長期供給酒樓,還有些欠缺,不過能供一點是一點,能賣一點錢就是一點錢。
突然池月腦中靈光一閃,自己是不是可以從這些調料方麵發展呢?
就算那些酒樓去醫館買這些調料,也不一定能實時供應得上。
這些調味品都是消耗品,要是能種起來,那豈不是源源不斷的財富朝著她飛來?
池月這會滿腦子的銀錢。
老村長一直坐在旁邊沒說話,就聽著他們在說,眼睛瞪得老大聽得非常仔細。
這池月果然是個有能耐的,結識的都是一些上流人士,還是自己有本事呀!
池月答應先給兩家同等的調料,至於炒菜配方,她直接當著眾人的麵說了出來,根本就沒有什麽秘方的,堅決不同意秘方買賣。
無非就是紅燒肉、燉雞鴨等各自放什麽,能去腥提鮮就好了。
她已經占了他們不少便宜了,主要這些人,她值得這麽結交。
秦柔婉和華建安對池月是千恩萬謝。
期間秦柔婉跟池月聊天時,說到他們做的那姨媽衣,做出來後她也推廣了,一致得到那些夫人小姐們的好評,紛紛朝她購買了許多。
秦柔婉看那消耗量,他們的棉花得從外地進口了,棉花供不應求,她最近有些愁這事呢。
棉花一直以來都是極為缺少的東西。
看著時間差不多,她著急著處理這些事情,就跟池月提出了告辭。
秦大夫自然是要跟著自己閨女一塊走的。
他這還是請了假出來的,也許醫館裏這會兒,就有不少病人在等著他呢。
雖有坐堂大夫,但有不少病人的病症,還是要靠他的。
華明亮爺孫倆當然也不便在此地久留。
道賀喬遷之喜,酒足飯飽賓主盡歡,該到了散席的時候。
他們也都是大忙人,有事要忙的,池月客套了幾句也沒做多留,幾人都告辭離開。
華建安走的時候,把池月這裏的調料都買了去。
秦柔婉沒跟他爭那點,她自己家有的是藥材。
老村長陪著池月一直到最後一刻,把這些人送走了,覺得他也該回去了,卻又被池月給留了下來。
池月本想問村長,她可不可以買些地或者山地種藥材。然後又想起秦柔婉說的棉花供不應求,她看著自己旁邊的那二畝地棉花,已經出了翠綠的大苗,長勢喜人,靈光又是一閃。
他們村裏這麽多閑人,要是整個村都開荒起來,集體種棉花,不說能解決秦柔婉的燃眉之急,但是她相信,等他們村的這些棉花出產了後,賣給秦柔婉,她定是歡喜至極。
她看得出來秦柔婉是個幹大事的女強人,看她那野心勃勃的樣子,是想要把姨媽衣向各地推廣,甚至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那麽用到的棉花量,可不是一般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