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主要的是,她可以蓋蓋暖房了。
之前還擔心好些名貴的藥材,過不了這個冬,她天天用稻草給捂著,中午要去掀開曬太陽,晚上又給用稻草給捂上,一天到晚光是那些草藥,就花去她不少時間。
池月讓這那人,把玻璃全都卸在她家院子裏。
自己騎上馬就去鎮上找方工頭。
她直接把方工頭請到家裏來,然後讓他看了一下玻璃。
方工頭也算見多識廣的,他認得玻璃,那就好辦。
池月當即和他研究起怎麽蓋暖房。
她把自己的要求和方工頭說了,暖房不需要太高,兩米五就夠了。
離地五十公分牆麵,可以直接用磚頭,往上全是玻璃。
粘合劑這些的什麽的有沒有,池月都問了方工頭。
方工頭解釋了,池月才知道古代人的智慧,不是假的。
暖房可以用木質結構框架,把玻璃鑲在框架凹槽裏,然後再結合一些粘合劑,這樣就會很牢固,也不會漏雨什麽的,這個倒是難不倒方工頭隻是方工頭很驚奇,池月從哪裏弄來這麽多高檔的材料。
一般人家,隻會在窗戶上鑲一點作為裝飾,他還是頭一次聽到,直接用這麽大塊玻璃蓋房子的,那蓋出來的房子得是多漂亮!
方工頭對於新的事物和造型等,很是興奮,這是非常的具有挑戰性的。
池月按照他提供的那些材料,和自己需要的,設計了一個長方形的暖棚,方工頭這才了然。
經過他們多方打聽,還真打聽到了,離他們這邊十裏之地的一個小山村裏,就是盛產膠的很是出名。
他們這邊熬製的骨膠和皮膠最是出名,粘合力非常好。
池月和方工頭親自過去看。
當他們到村子的時候,有人看見這兩人騎著高頭大馬進村的,跑去找了村長出來接待的。
安說這個村落是做膠出名的,生活應該不錯才是。
但看這些人穿著打扮,一看就是比較貧窮的地方,不論哪個村,村長都該是整個村最富裕的人家,可他身上穿著的衣服都帶著補丁。
村長直接請池月和方工頭,去他家裏去招待。
池月本不想去的,她隻是過來看看材料的,但是架不住那村長盛情邀請,於是兩人就跟著了那個村長去了他家,想著這村長對村子裏的情況,也是最熟悉問他正好。
村長聽說池月他們是過來想買膠的,那是把他們村的膠介紹的天上有地上無的,而且還拿了樣品來給他們看。
池月看了下,應該是村裏人現做的。
她弄了一點,試了一下確實可以,直接啊工地上拾起兩塊土坷垃,用那膠黏在一起,沒一會兒就黏的緊緊的。
池月和方工頭對於這這膠很是滿意,能達到他們的要求。
這村子本來就是靠膠過日子的,池月跟他們的買賣,很容易就達成了。
池月當即就跟那村長訂了一批訂單,給了定金後,池月他們準備回去了,這地方離他們家可不算遠,而方工頭還得回鎮上。
隻當他們出村的時候,路過村尾的山坳時,那邊有不少人,有的人在哭著喊著,有的人在旁邊指指點點,有的人聲音尖利的在那裏嚎叫,“殺了他殺了他!”
池月和方工頭停下馬,都向那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