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無論如何,後日一定要去參加妹妹的婚禮,他也算是妹妹唯一的親人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今天下午就動身,連著日夜不停趕路,應該不會誤了時辰。
池月見薛淳跟她說著話,突然眉頭皺起,顯然是有什麽事。
“是不是這些孩子裏麵有習慣不好的?沒事兒,那習慣不好的再操練的狠一點,保準他們都乖乖的。”
薛淳聽池月上一刻還反對他對孩子們這麽嚴厲,這一刻又讓他嚴厲一些,好笑的彎起嘴角。
“先坐下吃早飯吧。”
池月見薛淳那一笑有些晃眼,心裏嘀咕,這薛淳長得還挺好看的,怎麽這老大不小了,也不找個女人成家?
正在想著這人是不是在京城已經有妻室了,又聽他這麽說,回頭看,果然周大娘和李非已經把早飯給端出來。
早飯就擺在院子裏的石桌上,油條,小湯包,蒸餃,涼拌小菜,冒著油的鹹鴨蛋,白白的米粥,香氣四溢。
李子晨和李子夕都洗好手,乖乖的圍過來坐好。
因為家裏多了二十一個孩子,所以一大早的就開始煮起四大鍋粥。
那些孩子們也會主動幫忙,並沒有閑著的,這會兒那些孩子們也圍在一個長條桌子上,呼呼的喝著粥,吃著跟她們一樣的早飯,飯後個個臉上無比饜足。
李子夕和李子晨看著那些孩子們吃的香,竟然也比平時多吃了半碗。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話,可不是假的,那些孩子們最小的八歲,最大的十二歲,個個都能喝滿滿兩大碗的粥。
池月都懷疑他們的小肚子,是怎麽裝下的,一開始還怕這些孩子們脾胃弱,吃了不消化,結果人家愣是一個沒有事兒的。
俗話都說沒爹娘的孩子天養活。
那些孩子們也是有個眼力勁的,吃完飯主動收拾起碗筷,雖然之前他們都是乞丐,但幹起事來有模有樣。
知道主家喜歡幹淨,個個做事都是盡力做到自己最好的樣子,這樣倒是讓池月他們一家人都挺滿意的,因此也不會在吃上虧待這些孩子們,吃喝都跟家裏人一樣。
其中的兩個女孩子,除了訓練,還得跟著周大娘學刺繡做衣裳。
這是周大娘自己提出來的,她想把這兩個女孩子,給培養成家裏的大丫鬟,一個叫白露,一個叫秋分。
另外兩個十二歲的小子,一個叫立春,一個叫雨水,去了地頭陳石頭那,幫著一起學養蜂。
因為人多,又都是乞丐,有大半以上都沒有名字,池月幹脆給他們二十一個人用二十四節氣取名。
剩下的十幾個,一小半去山上撿柴,一小半去洗他們自己換下的衣服,另外一小半打掃衛生。
薛淳見池月要出去,說了他要去京裏五天辦事。
結果一家人聽了之後隻點點頭,就說了句讓他小心自己的腿腳。
薛淳突然感覺,是不是一家人對他都太不在意了,他要去京城五天幹什麽都沒人問的?
“你那腿雖然快要好了,但也不能馬虎,一路上你還是坐馬車去吧。”
池月出於當初薛淳因救她才斷的腿,覺得她有必要多囑咐兩句。
卻見薛淳笑出了大白牙,對她點頭,“我會聽你的。”
倒是李非問了薛淳去京城做什麽,還沒等他回答,又讓他注意自己的腿,別把自己累著,就去屋裏幫他收拾東西,也不聽他說去京城幹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