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接買了十根回來,二十兩一根,她自己切片,當然動手的不是她是薛淳。
薛淳給人參切片都不用軟化處理,切的又薄又均勻,因為年份小,人參自身長得也不大,一根差不多能切三十片左右的樣子。
烏雞一百文一隻,一隻可以蒸四個中盅,一桌人每人都能嚐上幾口的。
枸杞是池月自己之前采摘山上的,攢了不少。
一盅裏麵放個七八粒已經夠了,成本差不多五文。
總的來說一中盅人參枸杞烏雞湯的材料,加上人工成本價在三兩七錢的樣子,賣價八兩銀子一中盅,小盅便宜一半。
劉地主老娘過七十大壽,要大擺百桌酒席,定了一百盅給老娘祝壽用的。
所需要的烏雞二十五隻也就夠了。
村裏的藥膳鋪子,一直都是池月自己貼錢的情況下開著,後來也就將將穩住當天的收入持平,不賺錢。
但是鋪子就想繼續開,如果這一筆訂單下來,倒是能賺個四百多兩銀子,也算是開店以來第一次賺錢了,所以池月比較認真對待。
買來的這些烏雞還得養個兩天,提前殺了,到時候燉出來的味道不好,在燉之前處理好就行。
在現在家裏人手足夠,不怕忙不開。
到了交貨的前一日,就讓二十一節氣都過來一塊幫忙燒水殺雞。
這血腥的場麵,她不想讓兩個小的看到的,但是李子夕非要看,李子晨要保護妹妹的,一直都是形影不離。
沒想到兩個小家夥看見殺雞的那一幕,絲毫不覺得有什麽,還一副這很正常的樣子。
李子夕是想看這烏雞血是不是也是黑的,看了是紅的,也就不想看了。
又跑去問池月,烏雞長得這麽醜能吃嗎等一連串問號。
雞殺好後分切開,分別裝入燉盅裏放上材料,剩下的就交給蒸鍋了,蒸上兩個時辰就可以了。
客人要的東西都解決完,剩下二十五隻的雞內髒,可都是好東西。
池月發現其實她還可以另外再賺多一些,比如說烏雞血也是很好的東西,非常補的,還有雞內髒那些都可以補膽固醇蛋白質,給孩子吃那是最好不過的。
池月以前就很喜歡吃泡椒炒雞雜。
來到這兒後,一直沒能實現過,因為一直沒有屯到足夠的雞雜,現在看著那些可不想起來了。
應有李子夕和李子晨,池月決定做兩種口味的,一種辣的,一種不辣的。
雞肝就白切蘸蘸料吃,特別適合孩子吃,明目補血。
這些也可以做藥膳的,因不多,他們自家人吃的也就剛夠的,就沒有往外推出了。
中午的飯桌上,池月想起之前,薛淳總是把她愛吃的推到她的麵前,她覺得自己也應該禮尚往來,一家人友好相處嘛。
看著薛淳的腿腳,池月專門給他燉了一罐補傷長骨頭的藥膳湯。
也燉了人參枸杞烏雞湯。
他們中午吃的多虧了李子夕,李子夕想看池月給那劉地主做的一百盅烏雞,想嚐嚐那是什麽味兒,買那麽多,就那麽好吃嗎?
池月在華建安那買了三十隻烏雞,他們自己家吃也是有的。於是殺了兩隻,燉了自家人吃。
薛晴從來沒吃過味道有些古怪的這種的湯品,但雖然有些古怪,可是很可口,她一個人就吃了一燉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