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蓋了那麽大醫院,我不能讓它放著白白空置不是,得利用起來。再說天天也有人來找我看病,我不想天天坐在家裏坐等這些病人來,再天天不停的給他們看病。
說了隻看疑難雜症,還是有大把的風寒咳嗽都會來。
我就是一個懶人,收些徒弟教會她們,讓她們去坐堂,我當個甩手掌櫃的就行。”
薛淳聽了池月的想法,確實覺得這個很可行。
但是池月的這個收女徒的標準,他看著想要收到她標準的徒弟比較難。
池月收徒標準不是什麽人都收的,首先人品好,得村裏村長或者全村公認舉薦的。
最主要的是,女孩子自己喜歡做大夫的,家裏人不反對的。最好年齡是在十歲以上的,懂些藥理知識的更好了。
還有一種就是女人自己想要翻身農奴把歌唱,韌性夠強的,真心熱愛醫道,有仁愛之心的,她這裏也收。
男大夫池月想了又想,覺得暫時還是不收了。
村裏的醫院準備專注婦幼醫院,男大夫後期再看情況。
女人看的病,並不適合這時代的男大夫去給她們看,並且那些女病人,肯定也不願意讓男大夫給她們診治。
說是大夫眼裏無性別,但是對於比較保守的古代女病人來說,還是非常有區別的,不然也不能很多貴夫人小媳婦的,寧願自己受著病痛的折磨,也羞於去看大夫。
薛淳那一份寫完後,動用家裏所有會寫字的人,都一起手抄,能抄多少份抄多少份。
池月覺得一天時間寫出來的,也夠發放到各個村落去了。
她的收徒條件是有些苛刻了,不一定能收到多少人,但肯定也是有幾個的。
實在不行就往外省收。
鎮上和縣裏是池月自己去張貼的廣告,並且告訴了吳縣令。
怕這種私人廣告不準隨便亂貼,怕有人給撕了,跟吳縣令這邊報備一下,也算是有點保障。
順便想了解一下,之前她來報官劫匪一事後續怎麽樣了。
吳縣令聽說池月要廣收徒弟傳授醫術,直接站起身對池月作了一揖,這真是利民的大好事兒。
“老夫非常欽佩池大夫的仁愛之心,不愧被先皇賜牌匾神醫之名。池大夫這神醫之名,當之無愧!”
池月沒想到,這吳縣令反應這麽大,還對她作揖,嚇得立馬從椅子上站起來躲開了吳縣令的作揖。
“大人使不得,民婦小小一介農婦,怎能受大人如此大禮,這不是折煞我嗎!”
池月被吳縣令嚇得都出口文縐縐的了。
“當得當得,老夫作為百姓的父母官,這是替百姓們謝池大夫的,池大夫受得!”
吳縣令是真心的替百姓們多謝池月,自從他開始跟著池月著手所有農作物事宜之後,受到不少百姓的愛戴,百姓真誠的感激,還有的百姓經常給他送點什麽自家東西、雞鴨魚青菜魚肉的,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他也感受到了那種發自內心的高興和滿足,感覺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努力讓老百姓都吃飽穿暖。
池月所作所為都是利民利國的好事。
而他作為一縣之長,當然要為那些老百姓們感謝池月!
他的夫人和女兒,幾次三番在他麵前說池月如何如何的好,醫術多麽多麽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