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嫂子你這什麽衣服呀,真好看!”
薛晴抱著一個六七個月大的白胖奶娃過來了。
接著李非抱著一個還在繈褓中一兩個月大的小嬰兒也來了。
薛晴抱著的是兒子,李非抱著的是女兒。
“哎呀,嫂子穿上這身可真好看,就是棉襖吧!”
池月在她們麵前轉了個圈。
“好看吧?你們冬天了也做兩身穿穿暖和的很。”
“好了,我先去換下來可真熱。”
池月換上輕薄的衣服出來,容嬤嬤就把那套衣服疊整齊。
“嫂子,你這是真打算去邊疆啊?”
“萬一你去了邊疆告吉回來了呢?”
今天薛晴和李非結伴來的,主要就是為了池月要去邊關的事。
她們想說服池月不要去冒險,畢竟她一個女子,趕路什麽的總是不方便。
“那不更好,說明我是個福星啊。好了,我意已決,你們不用再說了,我是肯定要去的。
那些東西我足足準備了九個月,我也不希望用上,但是眼前看來還真的能用的著。”
薛晴和李非見勸說不動也沒法了。
這九個月裏,她跟薛淳一直都有密切的書信往來。
薛淳平時所說的那些情話什麽的,池月記的沒那麽清楚,她就知道邊疆那裏寒苦,一年當中有半年都是冬天。
這也是為什麽今年池月讓整個連山縣,都種棉花的原因。
甚至有許多人家裏種糧食的地都種上了棉花。
當然連山縣哪怕所有的土地都種棉花,也不一定夠邊關的將士們用的,暫時應個急還是可以的,加上這一年多裏收集的鴨絨,足夠做出邊關將士們穿的夾棉羽絨衣了。
即便這次這些將士們用不上,往後他們總歸也是能用得上的,邊關將士眾多,不能讓他們保家衛國了,還要受饑寒交迫之苦。
誰知道這一仗竟然打這麽長時間,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快還得個一兩個月才能結束。
兩個月前她讓人就開始製作夾棉羽絨衣的外罩,現在棉花下來了,直接按比例往裏填充棉花和鴨絨就可以了。
容嬤嬤她們是管不了池月的,能做的也就是多多的幫她準備能用的東西。
她們這麽多人到時隻有有些拳腳的春華能跟去,其他人都得留在家。
這九月裏池月忙的像陀螺一樣。
忙著幫村民們開鋪子,還有自己的鋪子還有那些學醫的女子,還有村裏的客棧,藥膳鋪子等。
最讓池月沒想到是,原本都不抱希望的藥膳鋪子,竟然火了起來,大多是外界的人過來吃定的。
時不時去看看薛淳的文武學院,因為家裏的兩個姑娘,特別是李子夕總是跑到文武學院去偷聽課,怎麽說都阻止不了。
按照李子夕的想法是,憑什麽小叔叔和哥哥還有那些學子們就可以讀書,而她和姑姑就隻能在家裏等著長大,以後嫁人了相夫教子,憑什麽?
池月聽著很是認同,於是她又和薛晴李非秦柔婉四人合夥,在村裏蓋了一個專門給女子上學的學院。
可把李子夕和李薇高興的。
原本想著剛開學一兩年裏,肯定沒有什麽人家願意送姑娘來上學,卻沒想西河村隻要家裏有姑娘的,全都送來了,漸漸的其他村也有不少姑娘都送來了。
好在這些事都不用池月親自去做,就偶爾去視察一下就行,現在女子學院麵子作坊可以全權交給容嬤嬤嚴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