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洛根本就沒指望他們自告奮勇,正準備直接點名時,突然站出來一個人。
“臣願出征!”
蘇洛看了眼,他記得這個嚴大人,是他舅舅的學生之子。
有了嚴大人開頭隨之又有三個人出列,他們都是曾與外祖家有舊的。
蘇洛心裏還是有安慰的,這表明他並不是一個人。
他點頭,隻要這些人是真心的,他當重用之。
“南,東,中三個方向,嚴大人帶三萬前去支援南關。東關和中關由……”
他看著那些縮頭烏龜,點了兩個最不願意去的。
還不待那兩個大臣想辦法反對,又聽蘇洛道:“國難當頭,違令者斬!”
那兩大臣瑟瑟發抖,即便再不想,也隻得硬著頭皮去。
不過那樣的人蘇洛是不會相信的,點他們就是為了震懾。他在之前自己帶的那些將士當中,抽出三個比較能擋事的,作為副將實際掌權前去邊疆支援。
同時飛鴿傳書給了西梁國,請求支援。
這些事在他回北國之前就和姬鴻商量好的,如果這邊求援,他那邊肯定要出兵增援的。
其他三國如今還各自為營並沒有結盟的打算,隻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但是互相之間還多的是猜忌,卻沒想到西北兩國已經結成了同盟,一時間也不敢太過冒進,然而北國和西梁國卻不打算放過痛打其他三國的好機會。
人家都已經打上門來了,並且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或者無數次,這一次他們不將他們打怕了,留著讓他們回去養精蓄銳再打回來嗎?
所以在那三國還沒來得及找同盟的時候,西北兩國搞突擊,打的他們措手不及節節敗退,最後以割地賠款為結果。
當然割的地,蘇洛很是大方的送了大半給西梁國。
要沒有西梁國的幫助,他的北國在三國攻勢下將不複存在,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姬鴻見隻幫了北國一點忙就得了這大的好處,決定往後與北國的關係更加密切才好,恨不得其他三國再來攻打一次北國,好讓他再得點好處。
然而那三國也不是個傻的,被打了一遍割地賠款了,還會再次犯傻衝上去嗎,根本就不可能。
東南中三國也發現了西梁國會幫北國的原因,現在他們三國正處於弱勢,真怕那兩國再合夥起來對他們逐個擊破。
等那三國想著是不是要與其他兩國結盟時,卻發現已經遲了。
北國和西梁國又搶在三國結盟時,提前派密使前往三國,逐個與其結盟。
北國與西梁國本就是五國之中最大的兩個國家,現在這兩國結為同盟又過來拉攏他們,他們哪有不願意的,也不敢不願意呀。
五國之間動亂停下,那就是自己國內之間的動亂了,而蘇洛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全權掌握了北國的皇權,已經登基為帝,原因無他,北國的老皇帝被毒害的已時日無多,而其他的皇子就算沒死,也沒有蘇洛的太子之位名正言順。
至於說蘇洛不能人道這事不攻自破,因為蘇洛在登基的第一天,就寵幸了新獻上來的秀女。
也是上天都在幫蘇洛,他回北國依然每日堅持兩次藥浴,二十天後他已經可以重振雄風。
至於能不能讓他的妃子懷上孩子,這就待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