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聲刀下留人終究是喊慢了半步。
薑海與薑潮手中的刀,幾乎就是在那聲刀下留人響起之時,朝喬家父子砍下去。
鮮血四濺,府衙內立時彌漫起濃鬱血腥味。
喬禦田捂著不斷噴血的脖子,他是喉嚨發出聲音想要說話。
可是一張口,嘴裏鮮血噴湧而出。
喬生舌頭才被拔,人還沒從痛苦不堪裏緩過神來,脖子已經被劃開。
他忘了反應,脖子大動脈被砍斷,鮮血直接噴湧幾米高,濺在房梁之上。
圍觀的百姓們瞧著這一幕,雖然覺得血腥,可心裏莫名覺得很舒坦。
這對狗官父子死了,剩下那些黨羽,也難逃一劫。
那叫了刀下留人之人,他費力從人群裏擠出來,看見的就是喬家父子緩緩倒下的身體,那刺目的鮮血染紅了喬家父子的衣服,看得人眼皮狂跳。
這叫了刀下留人之人,乃是這喬禦田的軍師,名喚明史。
明史本是奉喬禦田之命,前去擺平喬生幾日前因強搶民女,動手打死民女雙親一事。
事剛擺平,就得知溫玥已到嶺南之地,且拔了喬生舌頭,壓著喬家父子二人在審問。
明史知道這事棘手,他本不該露麵,陷自己於不義之地。
但想到喬禦田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又加之對自己的才學極為自信,所以便策馬而來。
可到底,還是叫他晚了一步。
而他之所以晚了一步,是因為策馬而來中途,他穿越熱鬧集市時,馬受驚撞倒路邊孩童,因此耽擱了片刻功夫。
若不是那孩童自己跑出來,何至於被他的馬衝撞?
明明受驚的是他的馬,可承擔一切後果的卻是他。
若不是那孩童和他家人的胡攪蠻纏,他何至於被牽製遲來一步,還得大人與公子……
明史飽讀詩書,對於大夏王朝律法更是爛熟於心。
嶺南之地作為溫玥封地一事,早在幾個月前,聖旨就已經送到。
他在知道溫玥將接管嶺南之地後,便著手為喬家父子處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
按他的計劃,就算溫玥接管嶺南之地,也挑不出喬家父子半點問題。
可他千算萬算,唯獨算錯一點。
那即是——
溫玥到達嶺南之地的時間!
在聖旨到達那段時間,他們幾乎是草木皆兵,謹慎行事。
可這樣堅持了半個月,一個月後,遲遲不見溫玥到來,因此心下鬆懈。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心中更加明確。
這嶺南之地可比不得京城那富庶繁華之地,溫玥可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叫她由北至南,來到烏煙瘴氣的嶺南之地吃苦受罪,她如何肯。
隻怕是,不會來了。
於是,他們便放鬆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