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證據,但消息是方聞洲派人查出來的,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在岐國,且是被薛青末在路上擄走。
他們一定是提前探查好五皇子的路線,從而迎過去的。
皇上想到一路上這些人利用他給的便利將自己兒子掠出大盛,心頭便壓不住的邪火。
**裸的藐視!
或許因為這兩年大盛火器一鳴驚人,讓整個大盛在周邊國家有了不一樣的地位,皇上多少有些飄飄然。
加之囂張善戰的岐國都主動進京求和談,皇帝心中對自己和大盛的認知便有所不同。
如今他們如此藐視皇權,他比以往更加憤怒。
眾臣吵得厲害,那部分想要召集兵馬直壓岐國邊境的話,很是讓皇上心動。
若是以此為借口擴大一些疆土,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你認為岐國為何趕在這個節骨眼綁了四皇子?”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大盛國庫不盈,已經禁不起再一次的戰爭!”
“越是這樣,我們就越不應當退縮,無論如何都要戰上一戰!”
“戰?拿什麼戰?把你家底掏空都不夠五萬將士一個月軍餉的!”
官員說到這裡,眾人不約而同想起一道身影。
被揶揄的是個武官,家底並不豐厚,但在京城也能過得很好。
即便如此,想要支撐五萬大軍的軍餉也難以為繼。
可有那麼一個人,硬是憑著一己之力,伴著五萬大軍在邊關駐守一年,不僅沒有被岐國大軍突破天險,反而打得對方節節敗退!
眾官眼睛不自覺看向許晏舟,迎上的是一雙不明所以的目光。
這些人輕咳一聲,若是陸棠在,或許真有辦法籌集軍餉,那麼再一次壓境邊關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這口氣,誰也咽不下去。
“王爺,不知道您可有什麼見解?”一個官員見許晏舟始終不說話,開口將他拉進來。
許晏舟說道“像徐大人所言,如今我們查到的並不能作為證據,若是岐國一口否認,我們該當如何?”
“等到大軍壓境,他們就不敢不承認了!”一個官員輕哼一聲。
許晏舟輕‘哦’一聲,“張大人可是同岐人大軍交過手?怎麼就認為他們會認慫,而不是迎戰?”
說起和岐人大軍交手,在場之人沒有一個人有資格站在許晏舟麵前。
許晏舟眼底閃過一抹譏諷。
前幾日還要打壓他們夫婦,如今卻又因為火器而狂傲自大。
岐人國事不穩,才會主動求和談,如此卑躬屈膝不過是爭得喘息時間,假以時日,他們定會卷土重來。
真以為岐人被打怕了?
這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
隻是恰好大盛也需要時間喘息,才會有這次和談。
這些人便以為岐人怕了他們。
許晏舟敢說,若是他們大軍壓境,岐人第一反應就是猛烈反擊。
至於五皇子的事情,許晏舟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不過,這些人想要讓他夫人繼續去給他們掙軍餉,簡直休想!
這些話雖是和官員在說,但無疑是說給皇上聽得。
他早就看出皇上眼底蠢蠢欲動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