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子,嘉靖乙卯(1555年)四月間,倭賊至鳴鶴鎮。老漢沈良十,年已愈七十餘,尚有九十餘母,負之而逃。至五裡外,力竭不能行,息山穀中。賊追至,乃跪拜請死,願貸其母。賊見母子俱皤發頹老,舍之而去。繼至,又舍之。良十憐母饑渴,方圖飲食。賊又至,舉刀欲殺其母。良十以身蔽之,遂被殺,而母得全。”
張明遠默默點點頭,輕輕歎息。
“張公子,咳咳.....老漢與你一見如故,這些日子的不到之處請你多多包涵,老漢這裡賠不是了......咳咳咳。”大叔咳嗽聲愈來愈重,氣息漸漸微弱。
張明遠浸著淚花,默默點頭,生怕驚到了大叔。
“老漢枉享七十餘年,家中隻有九十餘歲的老母,請張公子善待之..........”
大叔拚著最後一絲力氣,說完這句話,睜大了雙眼,就再也沒了氣息........
他至死未能瞑目,眼睛緊緊盯著碧藍的天空,充滿了悲愴蒼涼,一直到死,他都想不明白,這個亂世到底怎麼了?
幾十名倭寇竟然長驅千裡直入大明腹地,上萬官兵竟然不能阻擋,還會被嚇得落荒而逃。到底是為什麼?
他始終沒有解開心中的疑惑。
“沈大叔,您放心,我會像奶奶一樣侍候到老的。”張明遠大聲發誓道。
老婦人早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罕皮,你們都過來。”張明遠嘶聲大吼:“從今以後,這位老婦人就是我們的奶奶,我們要侍奉他老人家終身,至死不渝。有誰敢不敬奶奶,彆怪我辣手無情。跪。”
‘噗通.......’幾聲沉重的跪地聲響起,老婦人麵前齊刷刷跪倒了一片漢人、黑人。
“奶奶好。”洪亮而整齊的聲音響起,眾人朝老婦人又重重磕了一個頭。
老婦人悲慘地痛苦著,顫巍巍站直身體,扶起眾人,泣聲道:“老身在此謝謝孩子們了。”
張明遠忍住痛苦,強忍淚水,微微一笑:“奶奶,您也節哀,您失去了一個兒子,卻得到了十七個孫子,這也是一件好事啊!”淚水又不爭氣地湧了出來。
罕皮恰到好處地奉上倭賊首領的首級,擺在身死的大叔麵前。
血染戰袍、威風臨淩的張明遠,推山倒海般再次重重跪了下來,身後眾人眾人也隨著跪倒、磕頭。
“沈大叔,您亡魂不遠,應該能看到晚輩們給您報仇雪恨了。這顆倭賊的頭顱祭奠給您,望您在天之靈,稍減您心中的痛苦。我知道您心中定有很多疑惑和悲涼無奈,但請您相信,今後我們的大明定會殺儘倭賊,重煥大明榮光,強悍地屹立在世界之林,守護著我們萬代子孫。
……因為我,張明遠,一個本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要改變這一且,給您一個不一樣的強盛大明..........”
張明遠也覺得很奇怪,一直過得渾渾噩噩,絞儘腦汁地想離開此地,回歸前世盛世時代的他,麵對著沈大叔,突然說出了心裡話,在這個比較陌生的時代,第一次有了人生目標。
沈大叔那不甘合閉的雙眼,包含著無數悲涼落寞的神情,深深刺激了張明遠,如生了根似的,時刻縈繞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這是激勵的目光,也是催人前進的動力,哪怕今後遇見任何困難,也會因為這一刻的目光而勇往直前。
大叔英靈不遠,相信此刻正站在雲端默默注視著張明遠,並且從今往後都會這麼注視著他,看他如何實現諾言?看他如何找他心中對這時代所有疑惑的答案?
輕輕地合上了大叔那不瞑目的雙眼,安排眾人選取了一塊向陽的地方,隆重地將他安葬。
張明遠還是麵無表情。
雖然,獲得了勝利,斬殺了倭賊首領,生擒十四名倭賊,但心中那卻毫無勝利的喜悅,儘是悲痛無奈。
也許是為了沈大叔的悲慘,也許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張明遠默默看著藍天,突然有種想仰天長嘯的感覺。
‘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句代表著堂堂華夏七尺男兒血性的千古名句,引無數大漢男兒敢於‘封狼居胥’,敢於‘彎弓射大雕’,可在大明就失去了效用了嗎?
號稱盛世的大明,在這號稱‘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歌舞升平中,隱藏著多少苦難?
永樂大帝一手打造的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麵,難道就此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