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林內,童聲靜默了片刻。
片刻後,又是一把竹片飄過來。
陳敘抬手取過,還是輕輕一劃,但這次他數出這一把竹片僅僅隻有十枚而已。
“不夠。”陳敘說,“還請尊駕再賜竹片。”
童聲又一次靜默,然後那清脆而肅穆的童聲裡似乎有了些許情緒:“一道竹片代表要答一題,你確定還要更多竹片?”
陳敘道:“有何不可呢?”
“哼!”
迷霧上空,輕輕的哼聲炸開一片霧氣。
下一刻,卻見嘩啦啦一把竹片好似是驟雨般落了下來。
陳敘立刻抬手連抓,袖擺拂動間帶起連串風聲,這才將所有竹片都抓到了手中。
“還請學子知曉,落下的竹片若是不能全部寫滿,空白竹片須得扣分。”
迷霧中的清脆童聲隱隱有了笑意:
“答對一題得一分,答錯一題扣一分,若是留一張空白竹片,也需扣去一分。這是先生在教導我們,萬事須得適度戒貪。
若是因為過於貪心而失了分數,那你也需自己承擔。你明白了嗎?”
陳敘立刻將所有竹片握於掌中,然後抱拳向竹林深處躬身一禮道:“先生名言,學生受教了。”
“哼!”那童聲又是輕輕一哼,這次消失不見,再不說什麼。
陳敘發現自己手上空有竹片卻沒有筆墨,他倒也不急,而是握著竹片在竹林中行走了片刻。
他步伐緩慢,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片刻後感覺到腳下似乎有些碎石硌人。
陳敘立刻心念一動,忙彎下腰四處尋找。
很快他就在地上找到了一塊邊緣略薄的小石片。
陳敘撿起這塊石片,又另尋了一塊稍大些的石頭,將兩石放至一起互相打磨。
不一會兒,邊緣略薄的那塊石片就被他打磨出了一個鋒利的尖刃。
陳敘用此尖刃為刀,開始在竹片上刻字。
先寫他記下來的第一道題,他用精練的語言將題目簡寫下,然後答道:
“依前題,勾三步、股四步,自乘並而開方,得弦五步。田積已明,勾三股四,半之得積六步……”
又答第二題:“甲倉得三百五十斛,實納三百四十六斛五鬥;乙倉得二百五十斛,實納二百四十八斛七鬥五升……”
如此洋洋灑灑,一道接一道。
不多時就接連答出來了整整九題。
過程中石塊的鋒刃也有變鈍的時候,陳敘也不著急,隻管重新打磨石塊,等打磨鋒利了他再來刻字。
就在第九題寫完,石塊又一次變鈍,需要重新打磨的時候,陳敘忽然聽到耳邊有一道沉重的聲音響起。
那聲音重重一歎說:“書生啊,你如此答題,半日過去了,時間卻大部分都用在了磨石頭上,不覺浪費麼?”
什麼聲音?
陳敘下意識轉頭一看,竟然是一隻耳朵碩大、眼睛暴凸、全身毛發稀疏如同碎針倒豎的老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