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沒了繼續談下去的興趣。
宋濂又安撫了馬鈺幾句,還鼓勵他‘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然後就準備離開。
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朱標。
雙方討論了大半天,還沒談正事兒呢,怎麼能走啊?
殷商文字是很重要,可想要尋找挖掘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先把我的事兒給解決了啊。
這可決定著,以後我還能不能繼續看管荀之書,也是大事好不好。
於是他乾咳一聲道:“咳……宋師,您還沒問‘本用’的事情呢。”
宋濂哪會不知道他的意思,不過他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倒也沒有強行離開。
雖然殷商文字很重要,但太子的教育問題也不是小事兒。
萬一對方的想法,真有獨到之處呢。
如果說最開始他是抱著找茬批判的心態來的,那麼此時已經轉變成了討論。
這馬鈺家裡必然是書香門第,有著獨特的傳承,說不定就有什麼高見呢。
隔壁馬皇後也重新坐下,她也和宋濂差不多的態度。
光信息繭房和先認識世界再治經的理論,就讓她受益匪淺,對教育孩子有了許多新想法。
誰知道他還會不會說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來。
馬鈺則不然,聽到李文重提‘本用’之事,他恨不得衝上去一頓老拳伺候。
勞資又是信息繭房,又是‘仁’字的演變,又是殷商禮器,好不容易把宋濂的注意力轉走了。
這一茬眼看就要過去了,你為啥還要提起?
真想讓我丟個大臉是吧。
可惜他什麼都做不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宋濂重新坐好,並發出提問:
“孔孟為本,管荀為用,也是你家長輩的想法嗎?”
馬鈺深吸口氣,事已至此先吃飯……呸,事已至此再說彆的也沒什麼用了,直麵問題吧。
還好,他並沒有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準備了好幾個計劃。
如果前兩個辦法生效,宋濂就這樣離開,那最好不過。
如果發生意外,比如眼前這種情況,也有應對之法。
他抬起頭看著宋濂,道:“這個觀點是我自己想到的,獲得了家中長輩的部分認同?”
宋濂疑惑的道:“部分認同?”
馬鈺頷首道:“是的,長輩認為孔孟為本沒有問題,但能‘用’者何止管荀。”
“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其閃光點,也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我們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集百家之所長融為一爐,如此方能說學有所成。”
宋濂震驚不已,取百家之所長融為一爐,好大的口……嗯,氣魄。
“百家學問何其廣博,窮儘一生也難以學通,又談何融為一爐?”
馬鈺回道:“我家長輩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這話是清代劉開《問說》中的名句,意思是:
真理並不局限於某個人或某個領域,而是廣泛存在於天地自然之中,所以學習是沒有儘頭的。
而想要學好,就必須要勤學好問。
此時拿來回答宋濂,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聽到這句話,宋濂眼睛不禁一亮:“理無專在,學無止境,此言大善也。”
不過隨即他又說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通讀百家又如何能不受其影響,準確辨彆其對錯?”
馬鈺反問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評判的標準是什麼?”
“先生尊崇理學,自然認同二程朱子的觀點,可陸氏兄弟恐怕會有不同意見。”
陸氏兄弟就是陸九淵兄弟,與朱熹同時代的心學大家,雙方多有交集。
還曾在鵝湖辯經,留下了名傳千古的鵝湖之會。
馬鈺拿陸氏兄弟舉例,宋濂確實不好反駁什麼,但並不意味著他就無話可說:
“不論二程朱子,亦或是陸氏兄弟,皆行孔孟之道。”
“評判對錯的標準,自然是孔孟思想。”
最後他又反問了一句:“你不也認同孔孟為本嗎。”
馬鈺不禁暗讚,果然是大儒,輕描淡寫間就化解了自己的提問,並且還反將了一軍。
正常情況下,問題問到這裡他就已經無話可說了,或者就是生硬的轉移話題。
隻是這並不是一場公平的辯論,馬鈺對宋濂有所了解,而宋濂對他卻一無所知。
早在雙方剛剛開始交談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設伏筆,此時終於可以啟用了。
麵對宋濂的反問,馬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了四個字:
“信息繭房。”
宋濂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對方這是在說自己掉入了信息繭房裡麵。
這個大帽子扣的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要說自己沒有掉入信息繭房——你都把孔孟當成唯一了,還說沒有?
可要說自己掉入信息繭房了,那就是在質疑自己的信仰。
這個帽子扣的實在是……太流氓了。
如果對方是個同等級的對手,或者是個成年人,他都有一百種辦法反擊。
可馬鈺是個才十三四歲的少年,有些法子他拉不下那個臉去用。
當然,關鍵還是他對馬鈺產生了好感,以至於變得束手束腳。
馬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公平的和宋濂討論問題,那不是勇敢,而是無知。
辯論還沒有開始他就開始挖坑,信息繭房自然也是挖坑。
否則的話,他閒得蛋疼啊無緣無故講這玩意兒。
目的就為了在關鍵時刻拿出來,給宋濂扣帽子。
而且他還敢肯定,這個帽子一定能用的到。
因為隻要了解宋濂的都知道,他是理學門徒,以孔孟思想為真理。
不論雙方圍繞哪個話題展開討論,最後都會回到孔孟思想本身。
此時他再把信息繭房拿出來,這頂帽子宋濂想不戴都不行。
當然,他也知道,想要用這樣的小伎倆難住宋濂是不可能的。
扣帽子不是目的,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將話題的主導權抓在自己手裡。
然後將話題引導進入自己預設好的陣地。
所以,在帽子扣下之後,他絲毫不敢給宋濂喘息機會,立即就開口說道:
“我家長輩曾和我點評過天下英雄,認為潛溪先生乃當世文魁。”
宋濂連忙說道:“愧不敢當,雖然我未曾與你長輩謀過麵,但通過你描述窺探到的一二分風采,已是讓老夫自愧弗如。”
“況且天下文人如過江之鯽,老夫豈敢當文魁之稱。”
“先生過謙了。”馬鈺恭維一句,轉而說道:
“我不過是後學末進,連經都尚未治過,豈敢在您麵前獻醜。”
什麼叫道德綁架,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