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河南之地,饑民遍地,如久旱堆薪,一點就燃。
要不然,李自成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聚眾百萬。
百姓要是不是沒飯吃,沒了活路,誰願意跟著流寇造反。
杞縣,縣令周方榮,站在城頭上,看著城外義軍聚集,內心有些慌了。
城牆不遠處,一隊數百人隊伍,簇擁一身著紅衣的女將,駐立在山坡上。
守軍見了紛紛大驚,”繩技紅娘子也來了。”
紅娘子是附近非常活躍的一支義軍,殺富濟貧,在饑民中有很高的威望。
周方榮聽說這紅娘子,專殺狗官,開倉賑濟百姓,不禁摸摸自己的脖子,感到壓力巨大。
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數股義軍,打著救援李岩的旗號,聚集到杞縣,令守軍感到壓力頗大。
回到縣衙,周方榮開始有些後悔,將李岩抓起來。
這李岩簡直是個害人精,城外的亂民已經放出話來,如果不放李岩,就攻破杞縣,殺了他這個狗官。
這時,周方榮的師爺趙基見大老爺憂鬱,提議道:“老爺,要不就把李岩放了吧!”
周方榮瞪了他一眼,“折子本官已經遞上去,到時候朝廷向本官要人怎麼辦?再者,縣裡那群人,恨李岩入骨,能允許本官放了李岩。”
周方榮內心煩躁,他的名聲算是被李岩給毀了,本來他在杞縣,乾的還不錯,並沒撈什麼錢,算是個清官,一直受百姓愛戴。
可是災荒一來,他沒能力賑濟,便逐漸成了百姓口中的狗官。
如果朝廷有糧食,作為地方官,怎麼都得施點粥,可是縣裡沒糧,他隻能保城裡,不管外麵的災民,也是無奈之舉。
杞縣棉花種植太廣,縣裡的糧食,全靠南麵供給,袁時中在商丘一鬨,阻斷了河道,糧食運不進來,杞縣立時就出現了問題。
師爺想了想,沉聲道:“大老爺既然不能放,那就儘早將李岩送走,把他押去開封。隻要李岩不在縣裡,外麵的饑民自然也就散了。”
周方榮在大堂內,來回走了幾步,忽然停下,“對,把他送去開封!”
按著大明的規定,犯人是否要殺頭,最後要由皇帝決定,下麵的官員,一般而言,是不能殺人,除非有先斬後奏的旨意和旗牌。
李岩是舉人,縣裡自然沒資格處決,否則周方榮就直接,把李岩殺了。
現在即不能殺,又不能放,附近的饑民和土寇知道,李岩被關在杞縣,肯定紛紛趕來,等聚集的人達到一定規模,土寇和饑民就會攻打縣城。
另外一些彆有用心的野心之輩,也會借機鬨事,嘯聚百姓。
因此,將李岩送往開封,便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是夜葛崗,位於杞縣西北,幾名赤備在村外放哨,以防官軍進剿。
杞縣與開封城,相聚隻有一天多的路程,杞縣民變,開封駐軍上萬,極有可能派兵進剿。
這時,在村內,宋獻策則與杞縣境內眾多義軍頭目,齊聚一堂。
高歡讓徐黑虎帶著兩百兄弟過來,然後給了宋獻策一封信,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宋獻策讓流民聚集城外,給杞縣施加壓力,然後聯絡附近的義軍,半路劫走李岩。
李岩散儘家財,救濟災民,讓他在杞縣附近威望極高,宋獻策一號召,各路人馬紛紛齊聚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