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忙道:“一切都聽梁王安排。”
高歡見他配合,遂即真誠道:“前朝皇帝留在中原,朕心中不安,陛下想必也睡不踏實。日本這個地方不錯,文化與我中原相近,除了喜歡地震之外,其它都還行。等寡人征服日本,將其肢解後,就擇一大島封給陛下吧!”
高歡能這麼說,足見其真誠。
若是留在梁國,朱由崧確實也難以心安,時刻擔心高歡改變主意,將自己毒殺。
封到海外其實不錯,日本距離中原不遠,而且那裡的倭女很味道。
這些年來高歡對朱由崧其實很好,除了不讓他碰軍政大事外,吃喝玩樂方麵從不缺他的。
他當皇帝這些年,高歡幾乎每年都為他進獻美人,這其中不僅有江南的小家碧玉,還有朝鮮、倭國的,甚至還有白藩和黑藩,各國風情都體會過。
這個待遇也隻有梁王的老父親高有才能比一比。
想到這裡朱由崧覺得高歡雖奪了朱家江山,但對自己還是很仁義,於是提起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臣都聽陛下安排!”
高歡哈哈一笑,遂即與朱由崧一起回到南京。
這時隨著高歡回到南京,梁王殿下將要登基為帝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大街小巷,並以驚人的速度向天下擴散。
對於李際遇和張獻忠而言,高歡稱帝代表著巨大的壓力,預示著決戰將要來臨,對於梁國的百姓而言,則是振奮人心之舉。
近幾十年來,明這個國號帶給百姓的多是痛苦,“明”已經逐漸失去號召力,百姓們迫切希望進入一個興興向榮的新朝,擺脫腐朽明朝的影響。
現在梁王終於要登基稱帝,建立一個全新的朝代,這讓士紳百姓都對新王朝都充滿了期待,想早日結束戰亂,開啟新的朝代。
此時,隨著消息傳開,南京城內的街頭巷尾,客棧酒肆,以及秦淮河上的青樓,到處都在談論梁王將要稱帝之事。
在南京各家酒樓內,到處都能聽到議論聲,而食客們討論最多的,還是關於國號的問題。
“我說啊!新的國號應該是梁。這漢高祖劉邦起初為漢王,唐高祖李淵起初為唐國公,後來他們的國號,便是漢、唐。梁王殿下登基後,肯定是梁朝,你們說對不對?”
“我覺得可能是魏,或者是鄭,梁王老家就是那邊的!”
“不妥!不妥!明太祖起初號稱吳王,可後來卻取明為國號。梁、魏、鄭這些都不能顯示梁王殿下的功績,也不能襯托殿下的英明神武。”
在民間對國號進行討論之時,梁王宮內,高歡與幾位議政,也正在討論國號和年號,將要完成稱帝前的最後準備。
在稱帝之前,國號、年號、首都這些事情,都必須定下來。
其實關於新國號,議政院已經進行過多次商議,幾位議政都各抒己見,引經據典,可誰也說服不了誰。
現在弘光帝已經決定禪讓,梁王也同意登基,並且確定了吉日,新國號確定也就迫在眉睫了。
幾位議政坐在書房內等候,並沒有像在議政院時一樣進行激烈的討論,而是安靜的坐著,但氣氛反而顯得緊張。
這時,門外侍衛一聲高喝,“君上駕到!”
各人慌忙起身,便見穿著常服的高歡走進來,笑道:“怎麼樣,諸位愛卿商議好了嗎?”
李岩起身行禮,“還請君上定奪!”
周延儒也忙道:“還是需要君上乾坤獨斷。”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