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咱就跟你看看,隻是你若敢中飽私囊,咱絕不輕饒!”
經商不喜歡,但要是說往國庫送錢,朱元璋的接受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殷靈毓應了。
再怎麼說也不如讓朱元璋親眼看看,真正見識到商稅合不合理,商人重不重要,貨幣的流通,銀錢與紙幣的依存……
跟大明的寶鈔,還有經濟體係比起來,《大明律》也真算是又用心又嚴明了。
殷靈毓琢磨著,如果要做吃食生意,酒樓可能還沒有什麼競爭力,畢竟經過宋朝的進步,明朝已經有了很多美食,但她可以側重西式點心,還有新奇菜式。
至於什麼自助餐什麼的,那是萬萬不能的,她自始至終就沒想過,要知道在特殊年代,都有關於吞下糧食,帶回家催吐出去洗乾淨喂給一家人的事情,更何況如今這樣更加貧瘠的時代?
但凡她敢開,百姓就會拚了命的花一次錢,吞一肚子的肥肉精肉帶回去,給一大家子吃上葷腥油水,把自己撐個半死,不賺錢不說還容易出人命,哪兒有在權貴富商之流的宴會上出現的精致小蛋糕,酥脆小曲奇什麼的能圈錢?
要賺就賺有錢人的錢,真正涉及到民生的那就得是貼錢或者薄利多銷了。
朱元璋看她想的入神,也沒打擾,自顧自批起了折子。
殷靈毓暫且確定了這次主攻點心後抬起頭,將自己從青蘅那裡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推斷說了。
這次朱元璋的怒氣那就是奔著朝中朋黨去了,他費心費力的平衡他們,就是為了朝堂穩定,誰知道他們私底下竟是還在結黨營私,甚至知法犯法!
之前看到這麼快就真有人給殷靈毓送美男,朱元璋就已經很不快了,居然還真如殷靈毓所料,那麼快就有人“投其所好”去拉攏她。
看來他對大臣,對朝廷的掌控力度還是不夠。
“上位,有人手可以去查嗎?”殷靈毓問道。
朱元璋輕哼一聲“咱當然有,但你可歇著吧,咱怕你再往最前麵衝。”
殷靈毓毫不心虛“職責所在。”
朱元璋再次一噎,揮揮手趕她走了。
殷靈毓還沒忘給江晚月寫了封信,讓其轉交給江太醫,是關於近親不婚的,雖然明朝講究同姓不婚,但仍舊會有表親“親上加親”的成婚。
這次這個世界她不全程參與關於生育年齡的調查,沒辦法直接提,隻能委婉提了一嘴,說見表親成親似乎易連生怪胎,讓江晚月他們去查去統計整理了。
至於殷靈毓自己,則一頭紮進刑法修改和點心方子裡,
青蘅在廚房裡學著打發蛋清,用的是似乎在仿照點茶用具做出的竹條的打蛋器,一旁還有土窯,已經燒熱了。
學吧,學吧,給大人做點心開店總比當男寵好。
雖然真的手酸,但青蘅乾勁十足。
朱元璋率先追查到了那個送人的小官歸屬於哪一黨派,淮西。
他的基本盤,居然就這麼早爛了。
心裡氣著,朱元璋乾脆叫探子再去細查,務必查清究竟是誰在當這顆老鼠屎。
朝中大臣尚且不知道,朱元璋又在發什麼瘋,明明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結果這幾天又是陰沉著臉,搞得人心惶惶。
這下子有些人就更指望著殷靈毓了,畢竟昨天殷靈毓還剛從朱元璋的怒罵下直接諫言,救眾人於水火,雖然看著朱元璋那臉色他們膽戰心驚,但殷靈毓這奇女子不怕啊!
反正算賬也算不到他們身上,享福卻分攤給了他們,隻要儘量不吱聲就不用擔心被殺,但可以少挨罵幾句,還可以看陛下笑話!
最關鍵的是,真的有用啊!陛下那天罵不下去,提前退朝,殺傷力大大減小了啊!
殷靈毓府上已經逐漸開始有官員拜訪並留下一些贈禮了,除了感謝以外,為的就是求她關鍵時刻撈自己一把。
牛痘這事情不知何時走漏了風聲,而且還是殷靈毓這一個在北平那邊大展身手,在天花下救了不知多少人的人提出來的,又有宋朝的痘衣法做先例,洪武朝眾人信心十足。
天花也的確是感染了一次就不會感染第二次,用牛身上毒性變小的天花來先感染一次,聽起來就十分可行,隻要用俘虜,死刑犯之類的人驗證成功,他們就再也不用受天花困擾了。
殷靈毓的名字也因此更響亮了一些。
還有人專門去查她從前辦的事,包括破案,驗屍,調度糧草,感慨其才能的確是巾幗不讓須眉,能站在朝堂上,也真是憑實力和陛下對著乾的。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牛痘成功問世沒兩天,大臣中間突然傳起了小話。
“哎?你聽說了嗎?那個小冰塊,其實好騙的很!”
“怎麼說怎麼說?快說來聽聽!”
“之前不是給她送了個美人嗎?”那小官擠眉弄眼“居然從她手裡要了間鋪子,還有吃食方子,要做生意呢!”
“這也能要來?這也能給?”聽眾訝異,不過是一個玩物,居然手縫也這麼大,還真是……確實好騙。
“不對呀,她不是會查案子的嗎?”又有一人湊過來湊熱鬨。
講八卦的那個小官趕緊解釋道“嗨呀,那是你們有所不知了!她這種人啊,查案辦事在行,那情場卻不懂的很呐!這不就讓咱們的人給哄迷糊了?”
說到最後傳到胡惟庸那裡,胡惟庸若有所思。
原本隻想著送去一個吹枕頭風的,既然如此好用的話,那是不是能更進一步呢?
比如,拉攏到他們這邊來,再比如,通過她去和上位對抗,達成自己的目的……
“咱們送去的那個叫什麼來著?”
“叫…叫青什麼吧?反正長得挺適合青衣服的,就是年紀有點大了,要不是溫和柔順,也漂亮,這次被選上,再過個一兩年出不去手,怕就不知道要送到哪裡去嘍!”
胡惟庸眼底閃動著精光“不是說他在出麵張羅那什麼點心鋪子嗎?想辦法和他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