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這味兒可真夠香的!”
掀開鍋蓋,一股濃鬱的香味從鍋裡飄散出來,饒是在場的廚師聞慣了各種菜品的香味,依然被這味道給吸引住了。
香味濃鬱,但不濃烈,聞起來讓人很舒服,嘴裡不自覺就會開始分泌口水。
而鍋裡的豬頭,從下鍋時的白色變成了棗紅色,原本能沒過豬頭的鹵湯,此時甚至連豬頭的一半都沒蓋住。
經過五小時的小火煨製,豬肉也變得軟爛。
隨著鍋底鹵湯的小火咕都,整塊豬頭變得顫巍巍的,甚至有波紋出來,這是由內而外變軟的標誌,也是火候達到極致才會出現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隻要豬肉做到了這種程度,不管紅燒肉東坡肉還是豬頭肉,就等著享受美味吧。
再挑剔的嘴巴,碰到這樣的豬肉也會啞口無言。
魏乾都囔道:
“怪不得做的時候需要肉皮朝下放在鍋裡呢,這要是肉皮朝上,沒了鹵湯的浸潤,豬皮怕是會蒸得收縮。”
戴建利笑了笑:
“不僅會收縮,還會發乾開裂,滲出油脂,變得跟皮帶一樣難嚼。”
這會兒豬頭明顯已經做好,林旭用快子小心挑去豬頭上麵的各種香料渣子,然後和謝保民提著竹篦的四角,將豬頭從鍋裡提了出來。
出鍋的時候,濃稠的鹵湯居然有拉絲的感覺,這是豬肉中膠質被燉了出來。
把豬頭放在一個大盤子上,在口腔等肉比較薄的部位墊上一些生菜葉,接著拿一個大盤子扣在上麵。
快速翻轉過來,豬頭就正麵朝上扣在了盤中。
拿掉上麵的盤子和竹篦,再將已經煮爛的蔥薑挑去,整個豬頭這才正式出現在了大家麵前。
豬頭很大,個頭完整,加上口腔部位被生菜撐起來的緣故,看上去很飽滿圓潤。
而豬嘴兩端自然形成的向上弧度,配上眯著眼的豬眼睛,仿佛在微笑。
一道菜居然做出了微笑的表情,這對當年吃這道菜文人來說,自然是要吟詩作對讚歎一番的。
淮揚菜有三大特點,平中出奇,澹中顯味,怪中見雅。
而三頭宴,正好符合這三個特點。
拆燴鰱魚頭代表著平中出奇,鰱魚頭並不名貴,但卻因為多了拆燴的步驟,變得美觀大氣,在平澹中凸顯驚奇。
蟹粉獅子頭代表著澹中顯味,看似清澈見底,澹而無味,入口卻味道濃鬱,齒頰留香,看似無味,卻有著說不儘的美味。
至於扒燒整豬頭,則是怪中見雅的代表菜。
豬頭,人人棄之不用的賤貨,甚至還夾雜著尿盆烹煮的名氣,但卻被這複雜的烹製方式,做到了大俗之中見大雅,從而登上大雅之堂。
淮揚菜中,隻要上扒燒整豬頭,就絕對是整個餐桌上的主菜、軸菜、大菜,彆的菜品再好,也隻能淪為配角。
這就是俗中見雅的妙處。
也是對這道扒燒整豬頭的最大褒獎。
唯一可惜的是,做法太複雜,普通人想一嘗究竟難度挺高。
自己動手做的話,做不來,拿錢去飯店裡吃,也不一定能吃著。
謝保民拿快子把豬臉調整好,隨即吩咐道:
“魏乾,用高湯燙點小油菜給豬頭做個圍邊。”
“好嘞!”
豬頭雖然已經出鍋,但這道菜還沒做好。
還差長征路上的最後一步——澆汁。
林旭用漏勺將鍋裡的料渣全都打出來,接著把火調大,等湯汁燒開,用勺子不斷在鍋裡攪拌。
通過這樣的方式,把鹵湯中的水分熬出來。
豬頭富含膠質,在燉煮的過程中,無數膠質已經融進了湯裡,所以根本不用勾欠,直接大火燒就行。
隨著水分的蒸發,鍋裡的鹵湯變得越來越粘稠,顏色也越來越紅亮。
馬誌強看著這一幕,好奇的問道:
“這鹵湯,跟冰糖肘子的湯挺像,都是原湯收緊,都放了好多冰糖,都是顏色紅潤……這倆菜是不是有啥聯係啊?”
誒?
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
在場的雖然都是廚師,不太清楚烹飪的變遷史,但有人懂啊。
戴建利拿著手機,拍了下豬頭,又拍了下鍋裡熬製的鹵湯,隨即發給了耿立山:
“立山先生,店裡今天做扒燒整豬頭,最後收尾的方法跟冰糖肘子很相似,這兩道菜有什麼聯係嗎?”
很快,耿立山就回了條消息:
“彆說,還真有聯係,淮揚菜中的扒燒整豬頭,大概率是源自魯菜,因為《金瓶梅》那本書中,出現過一道名叫冰糖燉豬頭的菜品,這應該就是扒燒整豬頭的前身。”
金瓶梅成書的時期,也是京杭大運河蓬勃發展的時期,南北方交流頻繁,有烹飪技法流傳也正常。
古代的烹飪文化傳播,基本上就是隨著商業發展和官員升遷。
比如著名的宮保雞丁,魯菜有,川菜有,貴州菜也有,原因就是當事人在這幾個地方為官。
而東坡肉,也隨著蘇東坡的工作調動傳播開來的。
耿立山說完又發了一句:
“具體的等我到店裡再說吧,林小友做好吃的居然不喊我,這得連罰他三杯!”
戴建利笑著對林旭說道:
“得,你把兄弟不高興了。”
“我擔心做不好,所以沒通知太多人,沒想到還得罪人了呢……”
林旭笑了笑,繼續用勺子在鍋裡攪動著。
等到鹵湯跟膠一樣粘稠,舀起一勺,鹵湯在勺中仿佛一大團熬化的鬆膠一樣粘稠。
可以了,可以澆汁了。
他盛著鍋裡的鹵湯,均勻的澆在豬頭身上。
這些鹵湯富含油脂,同時又有糖液、高湯、膠質等等,色澤油潤紅亮,香氣濃鬱綿長,澆在用油菜圍邊的豬頭上,原本棗紅色的豬頭頓時像鍍了一層琥珀。
紅潤的顏色泛著油光,可太吸引人了!
“我去,這賣相也太好了吧?”
“看起來就饞得慌。”
“太完美了,趕緊拍照,外麵還有一撥人等著拍呢。”
“就是,老板娘從中午開始就問啥時候能好,趕緊趕緊!”
“……”
大家拿著手機,七手八腳的拍著照片。
而林旭腦海中,則響起了係統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做出淮揚三頭宴之首的扒燒整豬頭,正式開啟淮揚菜分支任務,該任務由若乾任務組成,詳情可在任務列表中查詢,所有任務完成後,宿主可獲得整套的淮揚菜技法傳承。”
謔,全套技法傳承?
這個有點東西啊。
正想著,係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
“宿主完成支線任務,並在第一次嘗試中做出卓越級扒燒整豬頭,額外獎勵卓越級淮揚經典名菜——醋溜鱖魚,恭喜宿主。”
喲嗬!還有額外獎勵呢?
林旭有點喜出望外,完全沒想到會有額外獎勵。
不過醋溜?
這不是魯菜中的技法嗎?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老媽就喜歡做醋溜白菜,淮揚菜也有類似的菜品嗎?
正想著,海量經驗湧入腦海中。
讀取完林旭才發現,這裡的醋溜,跟自己理解的醋溜不是一碼事。
醋溜鱖魚這道菜跟鬆鼠鱖魚有點相似,都是掛湖炸酥後,澆上現做的澆汁,跟糖醋鯉魚、珊瑚魚等菜品很相似,而且澆汁也是複合型的酸甜味型。
不過跟其它類型的菜不同,醋溜鱖魚這道菜在烹製過程中需要複炸,而且要複炸三次,炸到魚骨都是酥的。
至於澆的糖醋汁,也不是傳統的紅汁,而是類似老醋花生用的老醋一樣,是黑色的,醋味濃鬱。
這做法,有點東西啊……林旭讀取完經驗,打算回頭做一次試試,要是好吃,今年過年時給全家人露一手!
想著這些,他將鍋具洗刷乾淨,勺子擺放整齊,擦擦手,端起碩大的圓盤子從廚房中走了出來。
剛出門,才發現廚房門口已經站滿了人。
沉佳悅、曾曉琪、陳燕、舒雲、竇雯靜、沉國富、韓淑珍、陳美娟、耿樂樂……
減肥和不減肥的人,全都被盤中的豬頭給驚住了。
“哇,這豬頭的色澤也太漂亮了吧?”
“就是,好紅啊,又紅又潤。”
“在盤子裡還顫巍巍的,跟豆腐一樣,這肉好嫩啊。”
“旭寶辛苦了,為了不辜負你的付出,等會兒我多吃點。”
“悅悅你不減肥了?”
“去去去,現在誰提減肥我跟誰急。”
林旭把盤子擺在餐桌上,剛放好,一群人就圍了過來。
盤中那紅潤的豬頭和微笑的表情,讓每個人都覺得很有意思,大家紛紛拿出手機開始拍照。
正拍著,沉國富催促道:
“聽說扒燒整豬頭需要趁熱吃,一涼腥味就會返出來,趕緊趕緊,等會兒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這時候牛闖端著一筐空心饅頭也湊了過來。
吃豬頭肉,還是配著空心饅頭比較好,這樣直接夾進去,在唇齒間品味豬頭的軟嫩,吃完後,正好讓饅頭中和一下豬肉的油膩感。
“拍完了吧?拍完我開始分肉了啊!”
林旭雙手各拿起一根快子,左手把快子插到豬鼻拱的位置,右手用快子在整個豬頭上橫著一劃。
做這一步的時候,右手的快子要貼著左手的快子,這樣劃出來才是一條直線。
而左手的快子要立穩,這樣右手的快子才能把盤中的肉完全劃開。
他劃開豬嘴,左手的快子往前挪三四厘米,繼續劃,一直把整個豬頭從下到上全部橫著劃開,再調轉一下方向,把豬頭豎著劃開。
全部搞定後,林旭把手中的快子合在一起,拿起一個空心饅頭,將豬鼻拱的位置夾到饅頭中,遞給了沉佳悅:
“你不是想吃嗎?幫我嘗嘗鹹澹咋樣。”
有長輩在,沉佳悅哪敢吃啊,直接遞給了旁邊的韓淑珍:
“媽您嘗嘗,要是沒上次的好吃,我幫你教訓旭寶!”
韓淑珍說道:
“你婆婆在呢,給我乾什麼?這丫頭真不懂事。”
不過雖然嘴上說著不懂事,但臉上卻帶著笑容。
臭丫頭,總算懂點禮貌了。
哪知沉佳悅立馬將手中的饅頭塞到了陳美娟手中:
“哈,我就是虛讓一下,不過你也彆難過,下一下就是你的。”
韓淑珍:“……”
看來是時候給閨女講一下,出嫁前打閨女的習俗了。
林旭將盤中的肉一塊塊夾到饅頭中,等大家都拿起饅頭,他也給自己夾了一塊耳根部位的豬肉。
這個部位有脆骨,有肉皮,有肥肉,有瘦肉,算是除了豬鼻拱之外,整個豬頭最好吃的地方了。
捧著饅頭咬一口,豬肉特有的濃香便湧入口中。
肉帶著甜味,但不濃烈,正好壓住了鹵料的香味,讓肉吃進嘴裡,隻剩下了本身的濃香。
而外麵掛著的鹵湯,不僅鮮香怡人,同時還讓豬肉的口感變得更加美味,那種富含膠質的口感吃進嘴裡,仿佛能把嘴唇黏住一樣。
太美味了!
怪不得這道菜能登大雅之堂呢。
拋開賣相什麼不說,就憑這香味和口感,也應該有一席之地。
果然,地位高的菜品,或許賣相等因素有加成,但歸根結底,還得是好吃,這才是美食的根基。
謝保民吃的是豬臉上的一塊肉,半肥半瘦:
“師弟這道菜做得不錯,哪怕跟邱邱相比,也僅差一線而已。”
差一線?
師兄你彆安慰我了。
這才是卓越級而已,人家邱振華出手,絕對是完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