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店裡,陳燕正“不經意間”跟舒雲吹噓抓到犯罪嫌疑人的事兒呢。
一旁的任傑滿臉無語,自家這位陳總一直幻想當刑警抓壞人,但就這大嘴巴的風格,還是先抄寫一千遍保密守則再說吧。
吹噓完抓人的過程,陳燕又揉搓著墩墩的大腦袋:
“大姨今天這麼順利是不是你在幫忙?小家夥,你要真的會給人增加運氣,就給大姨來波超級財運,大姨是個俗人,就想當個億萬富翁啥的……”
舒雲心疼乾兒子,將她的手打開:
“一邊去,給你財運又如何,不全都抓娃娃刮彩票了嗎?給機會你不中用,劉華強見了也得搖頭。”
陳燕:“!!!!!!!!”
哇呀呀,你們能不能彆提這一茬了?
曾經有一個發大財的機會擺在我麵前,我沒有珍惜,反而用來抓娃娃,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絕對殺進股市,攪他個天翻地覆!
任傑安慰道:
“你選擇抓娃娃,說明你童心未泯,永遠十八歲。”
陳燕扁了扁嘴:
“雖然這話聽起來舒服了一些,但我還是想當億萬富翁。”
“果然奔四的中年人更喜歡錢……”
沉佳悅剛進門就聽到這話,忍不住嘲諷了兩句。
陳燕處於失落中,也沒反駁,而是好奇的問道:
“落戶手續辦妥了?”
“辦妥了,一周內拿到戶口本,有了戶口本我跟旭寶就去領結婚證,結束長達三個月的非法同居。”
從非法變成合法,看似隻是一字之差,但實際上卻代表著一個新家庭的誕生。
陳燕彆的不羨慕,但領證這件事,卻多少有些感觸,她用手肘碰了一下任傑,小聲說道:
“抽空咱倆也把證領了吧?”
任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領證?你……你不等婚禮了?”
陳燕俏臉一紅:
“婚禮該等肯定還是要等的,但你身為一個執法者,不能知法犯法……非法同居,不合法呀……”
任傑心裡一熱,恨不得把燕寶寶抱起來原地轉三圈。
不過他最終還是忍住了。
低調低調,當著單身狗的麵撒狗糧太不人道,還是等晚上回去再抱著原地轉圈吧。
林旭走到服務台前,一把將墩墩抱起來:
“兒砸,從今天起,我就是京城人了,來挑一下你想吃的水產,今天給你做頓好吃的慶祝一下。”
想讓墩墩幫忙抽獎,但不能明說,得找個加餐的由頭。
來到水產區旁邊,墩墩看了一會兒,最終選了一條看起來肥都都的鱖魚。
“嗬,挺有眼光啊,知道這會兒鱖魚最肥,所以想吃了是吧?”
林旭誇了墩墩一聲,隨即在心裡默念一聲:
“抽獎!”
腦海中的光幕上,立馬閃出了抽獎盤。
按照流程抽獎後,腦海中很快響起了係統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獲得完美級失傳菜品——煨三雞、茶油鴨、紅煨肉!”
這是失傳菜品?
林旭有些詫異,這三道菜也就煨三雞冷門一些,茶油鴨和紅煨肉不是很常見的嘛,尤其是茶油鴨,在湘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算哪門子失傳啊?
正想著,三道菜相關的經驗湧入腦海中。
林旭這才明白過來,所謂的失傳是什麼意思了。
首先是煨三雞,這道菜需要把抹鹽晾製的風雞配上現殺的嫩公雞,再加上野雞放在瓦煲中小火煨製,三種雞肉的味道相互融合,鮮味濃鬱。
不過在現代社會,基本上沒人這麼做了。
一來費時費力,二來浪費食材,最重要的是,野雞不好捕捉,且吃了犯法。
但這幾年人工飼養的野雞可以買來食用,林旭覺得回頭可以做一次嘗嘗味道,鹹雞鮮雞野雞,三雞合一,味道應該極度鮮美。
讀取完煨三雞後,林旭又讀取了茶油鴨的做法。
所謂的茶油鴨,不是用茶油炒的鴨,也不是用茶油炸的鴨,而是一種用茶油醃製的鴨子。
把鴨子洗剝乾淨,用五香鹽搓一遍晾乾,再用石板壓兩天,擠出多餘的水分。
接著整齊鋪到缸底,倒入熟茶油和花椒浸泡,密封醃製四個月,吃的時候上鍋蒸製,據說味道鮮美無比。
按照這個教程來說,現在還真沒有類似的做法。
因為茶油貴,沒誰舍得倒半缸子茶油醃製價格並不高昂的鴨肉。
最接近這個做法的,應該就是茶油蒸臘鴨這道菜了,做好的臘鴨淋上茶油上鍋蒸製,據說味道也非常好吃。
但在林旭看來,應該還是在茶油中浸了四個月的鴨子吃起來更美味一些。
回頭有時間試試,現在做的話,明年五一前後就能吃,說不定還真的能成為一道美味呢。
至於最後一道的紅煨肉。
做法倒是很簡單,把豬肉放在鍋裡乾煸一下,放進瓦煲中,加入甜麵醬和黃酒進行煨製,等肉的色澤紅潤時出鍋開吃。
這道菜跟現代版的東坡肉有點相似,但也有區彆,因為這裡麵不放糖,也沒彆的調料,全憑甜麵醬出香味。
這樣的烹飪手法,對調味有著很高的要求。
甜麵醬放多了鹹,味道重,放少了味道又會澹,一個不慎就會毀掉一鍋肉。
另外黃酒的使用也非常講究,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跟肉持平就行,先大火燒開去除酒氣,再蓋上蓋子小火煨製。
煨的過程要定時掀開鍋蓋查看。
肉變黃的時候,說明煨的時間不夠,肉要是紫紅色,說明煨的時間太長,必須是紅潤的色澤才行。
另外也不能頻繁掀開鍋蓋看,要是鍋裡的油氣散去,整道菜就失去了精髓,瘦肉部分會又乾又柴。
林旭覺得這道菜之所以失傳,應該就是跟做法有關。
調味方麵要求高,煨製的火候要求高,偏偏做出來又隻是紅燒肉、東坡肉一樣的肉塊,會失傳也理所當然。
美食想要長久發展,必須要走下沉路線。
所謂下沉,就是深入到民間百姓中,讓老百姓能做出來,同時味道還不差,這樣的美食就不會失傳。
相反,像紅煨肉這種看似簡單卻極其容易失手的菜品,失傳自然也就理所當然了。
不過儘管失傳,回頭還是要嘗試著做做的。
甜麵醬和黃酒燉肉,應該能吃到純粹的肉香味。
抽完失傳菜品,林旭將墩墩放回到服務台上,剛準備上樓歇會兒,老黃兩口子走進了店裡,老黃手中還提著一條碩大的宣威火腿。
“兄弟,聽說餌絲已經做好,我特意帶你嫂子蹭飯來了。”
老黃真是個講究人,蹭飯不空手,這麼一整條的宣威火腿,在滇南本地,能買上百碗餌絲了。
“行,那我這就上樓去做。”
林旭看了眼牆上掛著的鐘表,居然不知不覺快下午四點了,也確實該準備晚飯了。
他接過老黃遞來的火腿,提著快步來到樓上。
將火腿遞給車仔,讓他收到倉庫裡,接著林旭拿出砂鍋,準備開始做餌絲。
餌絲的做法眾多,在滇南至少有上百種不同的搭配和吃法,不過相對經典的,還是炒餌絲和砂鍋餌絲。
炒餌絲在滇南還有個彆名,叫大救駕。
據說明末清初,南明永曆皇帝奔逃至騰衝,在疲憊不堪、饑寒交迫之時,吃了一碗炒餌絲,竟如同吃山珍海味一般,不覺脫口說道:“真乃大救駕也!”
故事的真假不好說,不過南明在滇南地區確實活躍了很長時間,對滇南的飲食文化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這些來自中原江南等地的政權核心成員以及將士,也將家鄉的飲食習慣帶過來,讓滇南飲食變得更加多樣化。
哪怕到了今天,滇南飲食依然能看到全國各地飲食的影子。
林旭切了一些肉末,用蔥薑醬油等配料炒至斷生,這就是吃餌絲少不了的肉臊子了。
接著他又準備一些配料,比如鹵豆腐乾、煎雞蛋、宣威火腿片以及辣椒醬等配料,全都準備妥當,開始煮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