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家啦!”
下午兩點多,林旭下高速,拐到了前往龍棲山景區的二級省道上,幾乎睡了一路的沉佳悅揉揉眼睛,看著遠處的群山,心情也變得明媚起來。
終於再次回到了殷州。
不知道山上的景色是什麼樣,也不知道水庫裡還有沒有大魚。
看完群山,這丫頭扭臉往後看了一下,發現沒見到大巴車的身影,好奇的問道:
“他們咋沒跟上來啊?”
林旭說道:
“咱全程120,大巴車隻能開到八九十,估計比咱們晚到一小時。”
後排座椅上,林紅旗看了看手機上的消息:
“旁邊村裡有農家飼養的豬,你表舅說可以幫忙收幾頭,咱殺幾頭豬比較合適?”
雖然現在家庭養豬已經很少見了,但山裡人依然有養豬的習慣,也不喂飼料,一般都是剩菜剩飯,或者專門去打的豬草,一年才能出欄。
林旭沒想到還能買到農家飼養豬,便說道:
“這些豬肉要給景區員工發福利,還要辦流水席待客用,估計得不少,殺個五六頭吧,就算多了也沒事,正好趁著天冷,醃一些鹹肉掛起來。”
不管做鹹肉醬油肉或者熏臘肉,都不會造成食材浪費,所以不用擔心殺的豬太多。
林紅旗說道:
“那就讓你表舅挑肥的買六頭算了,價格比市場價高點,人家養一年豬不容易,不能讓他們吃虧。”
作為曾經招商局的小乾部,林紅旗很懂得跟附近的村民打交道。
上次收購山藥,就特意把價格調高,讓村裡的人對景區有著很好的印象,這次買豬,也沒打算省錢。
入冬那會兒,他和陳美娟還買了一批棉衣和米麵糧油送給了村裡的孤寡老人,送的時候特意聯絡了村委會,以慈善的名義送的。
這樣孤寡老人落了實惠,村委會臉上也有光,甚至還特意通知了電視台過來報道,最終皆大歡喜。
人情世故是一門學問,雖然很多人鄙視圓滑,但開門做生意,隻有圓滑一點,才能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林紅旗拿著手機發消息的時候,旁邊的陳美娟交代道:
“給春生表哥說一聲,讓他在村裡看看有沒有好點的羊,也買兩頭,哪天想吃涮肉了可以殺了吃。”
“我給他說了,另外雞鴨鵝什麼的,也都買一些,今年家裡人多,還要辦流水席,這類食材用量比較大。”
兩口子在後排聊天的時候,副駕上的沉佳悅滿臉放光。
哇塞,這麼多肉,最近不能忘了運動,免得回去了變成一個小胖子被燕寶她們嘲笑。
以後每天都爬一次龍首峰,保持身材,回去了可勁兒嘲諷她們。
來到景區,林旭拿出一條放在車上的軟中華,見到景區上班的親戚們就塞一包,人人有份。
林紅旗和陳美娟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兒子的變化真大,在京城上學那會兒,每次放假回家,都隻會窩在屋子裡打遊戲,見到這些表親甚至連招呼都不會打。
而現在做生意後,不僅主動跟親戚們問好,還懂得給長輩們塞煙。
孩子出息了,當父母的臉上也有光。
來到農家樂餐廳,林旭發現這裡居然進行了擴建,院子更加整潔,也更大了,不遠處能看到水庫的地方還搭了鐵皮棚子,遊客們可以坐在棚裡,一邊欣賞湖景一邊就餐。
把車停在院裡,幾個在廚房幫忙的親戚立馬出來打招呼。
這幾天石文明不在,但景區的飯還得有人做,所以幾個有烹飪經驗的親戚就挑起了大梁。
林旭拿著煙給大家發了一遍,沉佳悅則拿著帶來的喜餅讓大家品嘗,沾沾喜氣。
在京城辦婚禮的時候,這邊的表親都沒有去。
一來比較忙,二來太麻煩,這次弄流水席,就是招待一下這些親戚以及林家的親朋好友們。
大家寒暄時,沉佳悅將羽絨服的拉鏈拉上,笑著說道:
“老家的溫度就是低一點,大白天都這麼冷颼颼的。”
幾個親戚一聽,趕緊讓她進去烤火,屋裡有煤爐,不僅能取暖,還能烤紅薯花生吃。
一個表姑父說道:
“你們也餓了吧,飯菜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吃。”
今天剛從京城出發,林紅旗就讓廚房這邊把食材準備好,免得大家下車了還得挨餓。
林旭看了看手機說道:
“在等會兒吧,大部隊已經到了hd,距離咱這兒也不算遠,等會兒到了一塊兒吃飯。”
他看了眼廚房門口,發現擺著一個超級大的橢圓形木盆,約有半米深,四壁上還用鐵箍進行了加固,好奇的問道:
“這乾嘛的?殺豬用的?”
表姑父笑了笑:
“旁邊村裡的老屠戶聽說咱要殺豬,就送來一套殺豬用的設備,除了這木盆,還有肉鉤、架子什麼的……小旭你真會殺豬?要不要讓他來幫忙?”
林旭說道:
“不用,我來就行,身為廚師,不會殺豬宰羊可不行。”
沉佳悅好奇的湊過去看了看那個超大超深的木桶,她原本以為是一個浴盆,沒想到居然是殺豬用的。
“旭寶,這盆是怎麼用的?”
林旭說道:
“燙豬用的,殺豬要先放血,接著往這裡麵倒滿熱水,再把豬放進去燙一下,這才能刮豬毛,刮洗乾淨了才能開膛取內臟。”
有殺豬技法在手,整個流程已經完全印在了腦子裡。
“那明天豈不是可以吃殺豬菜了?”
“對啊。”
“我還沒吃過殺豬菜呢,之前在飯店裡吃過一次,覺得不好吃。”
林旭捏了捏這丫頭的臉蛋:
“殺豬菜必須用剛宰殺的豬肉來做,味道才好吃,稍微一耽擱,味道就會大打折扣,飯店裡不好吃,大概率是剩了吧。明天我做一頓給你嘗嘗,保證好吃。”
“謝謝旭寶!”
這時候一個堂嬸從廚房裡出來,手中端著一些用煤爐烤的紅薯、野栗子和帶殼花生等小吃:
“小旭,跟你媳婦兒來嘗嘗,剛烤好的,這栗子和紅薯比蜜都甜。”
在煤爐上小火慢烤出來的紅薯,香味甜味全都有,紅薯皮開裂的地方,甚至還有蜜汁一樣的湯汁流出來。
陳美娟對沉佳悅說道:
“這是你堂嬸兒,快說謝謝。”
“謝謝堂嬸兒。”
“哎呀,這大城市的孩子就是懂禮貌,趕緊吃吧,這紅薯是我們自己開荒種的,外麵買不到。”
沉佳悅又道了聲謝,這才拿起紅薯,撕下外皮,小小的咬了一口。
剛吃到嘴裡,她便衝林旭說道:
“這紅薯就是好好吃,又甜又香,不比咱吃的蜜薯差。”
林旭嘗了嘗,味道確實很好。
正吃著,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駕駛著一台農用三輪開到了院子裡,車上裝著六頭膘肥體壯的大肥豬。
這位就是陳美娟的表哥張春生,也是林旭的表舅。
張春生叼著煙,將車子開到院裡的角落中,那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砌了一個臨時豬圈。
他把車子熄火,沒等下車便衝林紅旗說道:
“六頭豬,每一頭都在三百斤以上,價格比生豬的市場價高了幾塊錢,畢竟人家沒用飼料,肉香,還瓷實,不像市麵上三個月就出欄的豬,肉跟土坯一樣,一點都不好吃。”
林紅旗說道:
“行,這應該就夠過年用了。”
林旭走過去,給春生表舅塞了一包煙。
張春生一看,當即說道:
“這煙太貴了,給我抽真浪費,你還是給彆人抽吧。”
林旭笑著塞到了他口袋中:
“啥浪費不浪費啊,揣兜裡吧,等會兒大車來了,再給您弄兩盒雪茄,我嶽父聽說您喜歡雪茄,特意多帶了一箱。”
張春生也沒再客氣:
“我外甥真是出息了,這一表人才的,等會兒跟我拍張合影啊,上次跟他們說你是我外甥,那些王八犢子還不信,非說我亂攀親戚。”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農村人對短視頻也不再陌生。
林旭的視頻在多個平台爆火,老家的這些親戚也都每期必看,還學會了投幣點讚等行為。
張春生平時比較大嘴巴,見村裡的人都喜歡看林旭的視頻,便說這是我大外甥,村裡人愣是不信。
所以今天見到林旭,他就想拍張合影,狠狠打一下那些人的臉。
林旭沒想到表舅都五十了還喜歡裝逼打臉的戲碼,便笑著說道:
“您彆拍了,我來拍。”
他掏出手機,點開短視頻的個人賬號,選擇短視頻動態,用自拍的方式和張春生站在一塊兒,對著攝像頭說道:
“今天回老家過年,剛到家就遇到我表舅來送豬,六頭大肥豬,明天就開始宰殺,喜歡吃殺豬菜的報名啊,明天管夠!”
張春生平時應該看過不少短視頻,在林旭拍攝的時候趕緊把手中的煙頭扔掉。
等林旭說完,他緊接著說道:
“小旭是我大外甥,有幣的投倆比特幣,沒幣的點個讚!”
視頻上傳後,張春生用自己手機搜了搜,隨即四處轉發起來,每轉發一個人就樂顛顛的說道:
“上次是哪個狗日的說我亂攀親戚來著?睜大狗眼看看!”